为全力推进我省“停车便利化工程”深入实施,12月19—20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省人防办等部门,在泰州市召开全省“停车便利化工程”工作推进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浩东、泰州市副市长徐克俭出席会议并讲话,各设区市牵头部门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做交流发言,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泰州市“停车便利化工程”试点工作实施成果。
陈浩东副厅长指出,2018年以来,我省连续两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都在19万个左右,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目标,这与各地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接续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强调,各地要运用“停车指数”评价指标对标找差,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各地要优化审批、用地、融资等政策措施,规范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停车资源使用效率。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地方性停车管理法规制度,充分运用地方立法权,促进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实现“三位一体”,为全面缓解停车难问题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加快智慧停车信息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构建高效便捷的停车供应与服务体系。
我中心(院)课题组在会上从指数内涵、目的意义、试点成果、应用展望等四方面详细介绍了 “停车指数”课题研究成果。停车指数是直观科学评判停车便利化工程推进成效的量化指标,包括城市总体和重点区域层面共16项指标,具有准确反映停车供需水平、客观反应停车管理现状、科学评价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兼顾客观指标评价和主观居民感受评价、把握停车问题改善重点、综合评估城市停车现状发展水平等特点。指数构建能够形成停车治理评估-问题-改进-再评估的工作闭环,是全国第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停车治理综合指数,是响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停车便利化工作进入深化实施阶段、建立停车治理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经过泰州、徐州两个城市试点应用,表明停车指数能用、管用、好用,能够为全省各城市停车治理综合施策提供指导。
停车指数课题于2018年3月启动,历经工作调研、征求意见、成果汇报、专家审查,于2019年11月完成成果应用试点,得到省市部门领导及专家一致好评,认为停车指数体系结构和指标设计具有国内创新性。我中心(院)作为停车便利化工作的技术支撑单位,将继续协助省住建厅及各地停车主管部门做好指数应用和深化实施“停车便利化工程”工作。
一键长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