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合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不再单独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我院承接的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江苏段)规划选址论证报告项目,恰逢规划体系重构以及主管部门调整,重大基础设施选址工作的审查主体以及审查重点均发生变化,基于以上背景,项目组对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思路进行了创新和探索,是一次高度关注国土空间规划新要求、以资源集约生态优先为导向、注重多方利益平衡的成功实践。
工程概况
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西起四川省凉山州的布拖换流站,途经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线路全长2068.7千米,其中江苏境内221.5千米。线路在江苏境内途径南京市溧水区、溧阳市、宜兴市、常州市武进区、无锡市惠山区、无锡市锡山区、江阴市、常熟市。
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建设能确保白鹤滩左岸水电站电力安全可靠送出。通过“西电东送”促进东西部资源优化配置,对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电力紧缺,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特高压直流工程路径方案图(全路由)
特高压直流工程路径(江苏段)
项目背景
01
支撑工程建设,优化工程选址
白鹤滩至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属于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项目落地需编制选址报告以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址报告应协调线路建设与沿线城市用地发展的关系,增强电力线路通道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克服盲目性。
02
满足重大项目审批要求
根据国家重大项目实施审批核准制要求,需对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进行审批核准。编制选址报告,获取选址意见书,是支撑白鹤滩项目完成审批核准的前置条件。
国家重大项目审批核准制流程
03
适应规划改革新要求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指导文件的出台,明确了重大基础设施相关审查要点。白鹤滩特高压直流工程属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会纳入到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因此编制规划选址报告,明确空间管控要求是十分必要的。省自然资源厅成立后,审查主体和内容发生变化,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多审合一”,选址报告相关内容也需要对规划、审批改革新要求做出响应。
合并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
项目难点
协调主体多,缺乏上位规划指导
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江苏段)在江苏境内途经南京市、溧阳市、宜兴市、常州市、无锡市、江阴市、常熟市、苏州市、昆山市,需完成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的相关沟通协调工作。但由于沿途这些城市经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年份较早,规划中均没有反映该线路工程的相关路由内容,因此对该项目通道落地缺乏规划依据指导。此外,近年来城市发展中出现了许多变化,还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都将增加项目选线协调的难度。
需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选址工作新要求
当前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的要求,构建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项目选址则面临新形势与新要求,因此更应在区域范围内关注与国土空间、自然资源、土地管理、生态红线管控等相关要求的衔接,强化底线思维,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平衡的关系。
项目创新与特色
线路选址注重“多规合一”
线路选址以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规划为依据,充分论证项目与城镇用地布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红线保护、风景名胜区、综合防灾等方面规划的协调性和符合性。
项目协调主要内容
表-“多规合一”相关规划衔接一览表
注:无影响为“-”,有影响为“√”。
落实政策强调“多审合一”
选址报告前瞻性地增加了线路及场站用地分析内容,并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对于占用基本农田情况明确应在后续工作中认真组织编制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的原则,确保永久基本农田补足补优。选址报告内容适应“多审合一”改革,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的规划选址报告(含用地预审)编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表-线路塔基用地信息统计表
表-新建换流站用地分析表
生态红线突出全路由管控
线路选址需协调《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及《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所确定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禁止开发建设活动;《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对生态红线区域实行分级管理,划分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一级管控区是生态红线的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严禁一切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级管控区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实行差别化的管控措施。
对局部穿越国家级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线路,通过优化铁塔选址,拆除原保护区内现状铁塔,重新调整塔基位置,确保国家级生态红线内不涉及新增土建施工。
线路穿越傀儡湖生态保护红线示意图
线路走向与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关系示意图
04
线路选址确保安全邻避
以确保线路安全运行以及预控合理安全距离为前提,充分考虑重要基础设施廊道统筹协调与利用,结合相关专业规范,明确±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与公路、铁路、建筑物、电力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确保路由方案的可操作性。
±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相关距离要求
05
方案比选注重效益平衡
面对城镇建设发展的变化,需要处理好选线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如无锡市近年来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统筹连片发展已经让玉祁镇进入城市建设核心区,作为惠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8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无锡段落地选线中面临是依赖原有高压线廊道进行并线改造、但会割裂城市发展空间,还是在片区外围另辟新的路径成为讨论的焦点。通过对两个方案进行比选,采用多因素分析论证,最终从长远可持续发展角度确定推荐方案一,将对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降低至最小,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语
随着国家战略发展与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未来城市发展还将面临更多跨区域、重要的敏感性基础设施选址落地问题,如高压天然气输送管线、成品油输送管线、区域供水输水管线等,如何加强选址路由的分析论证,更好地与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红线管控结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完善规划选址与用地预审合一工作,本项目规划选址论证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和深入的实践探索,希望能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重大基础设施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市政规划与工程设计所
项目组成员:杨帆、华海荣、秦兴美、王允鹏、韦梓春
一键长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