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由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主办,我院和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规划编制专委会承办的“美好空间共同缔造”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开幕。现场邀请了国内行业专家参会,吸引了自然资源与规划及住房建设系统行业人士、规划编制单位人员380余人参会。
大会现场
29日上午,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理事长张鑑、江苏省土地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如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孙安军、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分别到会致辞,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陈小卉主持。
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陈小卉主持
大会学术报告阶段由研究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教授张京祥主持,专家学者们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宜居城市建设等主题展开热烈的学术研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发表题为《新时期城市设计发展的几点思考》的演讲。他说,城市设计不仅是形式问题、特色问题,已经上升到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体现。他认为,城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城市和人民都需要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应以专项的形式贯穿于规划和建设的全过程,应该是全过程的、法定化的设计,应该 " 分层分区分项 "地 编制专项规划,这样既利于实施,也利于管理。城市设计还应与土地出让条件相结合。另外,城市设计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要充分了解当地老百姓的真实需求,积极沟通。如南湖老旧小区的改造,经过了多轮协商讨论,如此才是真正" 共同缔造 " 的城市设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作报告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陈小卉以《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思考》为题,从总体要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完善政策保障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江苏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主要特点。她指出,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是全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江苏省要建立四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应严格执行规划,强化审批和监管,加强过渡期规划管理,健全用途管制制度,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监测评估机制。最后,她针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出要求:摸清资源环境本底、重视国土开发风险评估、提高国土空间数据精准性、实施陆海全域统筹、优先存量发展、优化功能布局、重视品质提升、推进空间治理现代化。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陈小卉作报告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晓玲做了题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国土空间规划》 的报告,从两个方面探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关注重点。首先,她通过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文件关键词的提炼,总结出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新要求。随后系统梳理了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利用计划、建设用地报批、“国土调查云”关键技术以及重要的土地管理政策。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晓玲作报告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叶斌作了《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要素、相互关系及实施监管思考》的报告,结合南京市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过程中改革背景以及存在管理问题,探讨与摸索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点和系统基础要素体系的建构,并从制度建设与实施监管方面提出保障国土空间规划落实的一些重大举措。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叶斌作报告
梅耀林院长结合我院实践和探索,做了题为《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的实践、探索和思考》的报告,以新时代“一优三高”的总体发展要求为切入点,结合我院在创新型园区、城市更新、国土空间规划、美丽宜居城市、国家文化公园等五大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探索,提出承担“新发展理念”的新使命担当。他认为,新征程应该重点关注在区域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美丽城市、文化空间、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思考与发展方向。
29日下午共举行三场分论坛,分别是“国土空间规划编织论坛”、 “美好人居新实践论坛”、“院长论坛”,院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各自主题发布精彩演讲,并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论坛”由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张伟院长主持,国内专家学者齐聚会场,共同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相关思考,并就应对策略展开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来自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的贾克敬所长深入解读了《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分别就三条控制线划定思路展开了讨论。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杨涛董事长从交通的价值出发,提出交通支撑引导下国土空间营造的重点及国土空间综合交通规划技术要领。
我院袁锦富总规划师结合当前在编各层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践,围绕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三调成果、现状评估、三线划定及规划传导等重点问题展开深入浅出的讨论,解析了当前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赵毅副院长分享了对于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思考,并对江苏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成果要求等进行详细解读。
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建华总规划师分享了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践及思考,介绍了无锡市编制组织概况和规划的核心内容,重点讨论了底数底图转化标准、现状评估与规划指标体系协调、自然保护地与生态红线梳理及中心城区界定等问题。
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张志飞主任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为例,从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全过程治理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城市远郊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
江苏华新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选梅所长提出了国土韧性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空间规划韧性方法和国土韧性规划实施路径。
“美好人居新实践论坛”由我院曹国华副院长主持,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会场,不仅有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规划编制设计单位同仁,更有扎根一线的街道和企业代表。专家们结合自己在各地的“宜居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等实践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及应对策略展开了深入交流。
上海市徐汇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陈超副主任首先以上海西岸滨江地区的城市更新作为案例,详细介绍了西岸是如何从上海近现代工业发祥地一步步成为世界级的文化走廊和会客厅。他认为场所空间更新和活动策划应当有机结合,遵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城市中的各种功能串联在这条滨江风光带上,并以绣花的功夫利用既有建筑成为城市地标。
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骆建云院长系统性的介绍了广州城市更新工作。他强调了基础调研工作的重要性,这是为建库形成年度计划做好准备;其次,体制机制的确立是城市更新工作的保障;最后,广州市通过实践已经形成完备的城市更新技术体系,并最终能够服务于城市发展战略。
南京市房产局物业处蒲晓天处长就南京市在适老化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宜居住区、宜居街区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探讨。他通过课题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全面梳理了宜居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人的需求、参与模式等;设立了问题清单、提升内容清单、项目清单、费用清单等清单制度,成为较为成熟的工作模式;最后他号召规划设计单位、高校等能够提供智力支撑,为南京市的宜居工作出谋划策。
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丁志刚副主任详细介绍了南京市天津新村宜居街区的工作实践。他首先强调了在宜居街区工作中的小微空间调研,需要将场所空间、人的行为、居民意愿进行有机结合,准确把握居民需求;其次是通过可行性评价、项目预评估等手段生成项目,重点关注街区内公共空间的塑造和建设,并通过设计管控项目落地;最后他认为共同缔造应当贯穿项目调研、项目生成、项目管控和长效管理等全过程。
王承华副总规划师结合昆山的宜居住区和宜居街区两个案例的探索进行交流。她认为共同缔造应当通过平台搭建、行动策划、长效治理三个方面全方位进行;同时,需要在组织层面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建立居民议事会,让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能够贯穿策划阶段、项目生成阶段、方案阶段、项目落地阶段。
南京互助社区发展中心吴楠理事长以其丰富的社区治理经验为大家带来了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方式方法、流程等介绍。他认为,社区规划应当由专业团队、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以远期目的、中期战略、近期行动作为指引,加以全方位的监测评估;同时,他通过“天空梦工场”的案例介绍指出,多主体参与的微更新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宜居工作任重而道远。
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尧化办事处张福勇副主任结合其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重点介绍了在宜居街区建设过程中的7个疑难案例。他提出在基层工作需要有责任感,这样才能善于发现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居民着想,便能够顶住各种压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还认为基层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基层同志需要用智慧、用时间、用空间去化解矛盾;当然,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源头作用,才能够促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达到“1+1>2”的效果。
“院长论坛”由我院梅耀林院长主持,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王兴海应邀出席,相关编制单位负责人到场参会,大家围绕新时期规划编制如何开展、行业如何应对新形势等问题开展讨论。
论坛现场氛围热烈
一键长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