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有利于步行的环境设施(街道家具、铺装、景观、人行道、树木等)
资料来源:ROSCHEN B, PASTUCHAS, TURCO A, et al. Designing a healthy LA[R]. 2013.
图2 有利于社会融合的要素(公共艺术、座椅、公园、开放空间、社区活动等)
资料来源:同图1
【摘要】积极生活是将体力活动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缺乏体力活动的现代化生活是导致慢性病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之一。促进积极生活的城市设计导则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促进健康的方法之一。本文对欧美国家现行的多部促进积极生活的城市设计导则进行了总结,对比分析不同类型与层级的设计导则。同时,通过对设计导则实例内容解析,提出对我国城市设计的启示,以期为国内促进健康的城市设计提供实践基础。
表5 《健康空间和场所》设计导则内容概述
表6 实施机制
表7 《建造健康场所原则》内容摘要
《环境设计导则》中有10项具体实现目标的规划设计内容,包括步行和骑行路径、开放空间、街道设计、公共交通、当地服务设施、支持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和政府决策、更新改造、激发社区精神。每一项内容都详细展开并且标注出该内容是否适于更新改造,它们被划分为“R”(更新)、“N”(新开发)和“N/R”(新开发和更新)。因此这些更新改造策略很容易被识别并被纳入当地政府的规划计划。本文以当地服务设施一项内容为例解析更新改造的具体应用(表9)。
作者:孙佩锦,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p.sun@yahoo.com
陆伟,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
刘涟涟,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积极设计”营造康体城市——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城市规划设计新视角
积极老龄化:美国活跃退休社区对中国养老社区建设的启示
健康影响评估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以旧金山东部邻里社区为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