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的可供性——PoA指人与环境之间所存在的潜在的互动方式,由于其尚未为人察觉,因而保持着抽象的哲学形式。
察觉的可供性——PeA指环境的特定使用功能已经被察觉,但由于某种原因,其所对应的行为活动并没有开展。
使用的可供性——UtA指人与环境之间已经出现的某种互动模式,但目前尚未成为明确的环境使用范式,故其行为活动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
固定的可供性指——ShA人与环境之间已经形成固定的、习以为常的某种互动模式,其表征通常是特定环境下发生的最为频繁的行为活动。
图1 环境可供性及其实现过程
【摘要】可供性理论是实现实证型规划设计的生态心理学途径。本文厘清了可供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发展;通过回顾自1980年代至今西方环境规划设计对可供性理论的开发运用,发现当前环境可供性研究主要呈现为环境使用者范式和环境功能范式,将主体行为、主体体验、主体个性以及环境属性作为考量可供性的代理概念;通过对当今主流研究方向的分析,发现了社会及文化可供性、负面可供性、潜在可供性三个方面的研究不足。本文希望为可供性理论在中国环境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图1 居住环境中健康与幸福的影响因素
图2 可供性的四个类型
图3 主体行为作为代理及主体体验作为代理的区别
作者:齐君,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讲师。qi.jun27@outlook.com
董玉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提姆·汤森,纽卡斯尔大学建筑规划景观学院,教授
自由游戏空间 · 日本儿童冒险游戏场
疗愈导向的街道设计:基于VR实验的探索
“积极设计”营造康体城市——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城市规划设计新视角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