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病治理,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2015年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之后,住建部提出城市双修的概念,分三批组织58个市开展双修试点工作。回溯过去,城市双修工作是我国城市在存量更新时代转型发展的专业技术支撑方案,问题导向方面重在补短板、补欠账,目标导向方面则着眼于长远结合、内外兼修,综合应对中国城市的“成长烦恼”。为更好地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提炼、总结,2020新年伊始,由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和建筑设计所联合承办的“城市更新实施项目回顾展(2015-2019)暨《池记》出版推介会”在中规院成功举办。
近年来,中规院相继承担了三亚、海口、
济南、北京等多个城市的“双修”实施类项目,
每一个项目的规划实施,都建立在对城市的扎实研究和深刻理解之上,
每一个项目的最终落地,都是社会上下、多方合力的结果,
体现了专业技术人员心怀民生诉求、坚持原则、凭借专业素养精耕细作的职业操守......
一本书一场展,带你回顾中规院人的双修历程......
致辞篇
主持∣周勇
中规院规划设计公司建筑设计所所长
活动全程由中规院规划设计公司建筑设计所所长周勇主持,一向在双修集团军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周所主持也可圈可点~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王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转型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规划领域中,有两项工作非常重要,一是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居环境的建设规划。后者涉及到如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多方面的工作。在海口城市更新项目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技术总承包的方式,多专业协同全面开展工作。海口三角池是其中一个位于中心城区的综合性示范项目,承载着过去“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历史记忆,也是一个生态条件良好的市民日常休闲空间。通过规划设计项目的实施,老百姓获得了品质空间、规划师实现了社会价值,政府赢得了公信声誉。《池记》一书的总结和思考,对中国语境下的城市更新探索是有益的,希望在中国城镇化的“下半场”里,会有更多的城市通过各自的探索与实践,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标。
崔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
崔愷在致辞中认为,在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提升中,专业的融合非常重要。“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了建筑圈的热点话题,大家应该更加重视城市更新改造,从小事情做起,从街道、胡同做起。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在担心经济下行对他们的影响,但恰恰是城市给了我们更严肃、更重要的责任,让我们陪伴这个城市不断的更新,不断的成长。《池记》一书记录下海口三角池城市更新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这种方式非常好,但仅仅是个开始,期待将来在全国起到更好的示范效应和推动作用。
孙安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孙安军在致辞中表示,“城市双修”的工作内容重点在不断变化,从最早的“拆违增绿”、“治乱增绿”,转变到逐步地关心城市功能的完善、文脉的延续,包括文化复兴,更加注重人们的精神追求。作为中规院的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池记》记录的海口三角池就反映了这一变化的过程,在拆除违建、整理风貌、规范交通、净化水质等措施的基础上更加关心如何保护城市的文脉,留住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孙安军指出,北京东城区崇雍大街改造项目实际上体现了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关注的是“共同缔造”。参与主体不再只是政府、规划师,而是将街道、社区和居民都组织起来,共同为街区更新出谋划策,形成共识。希望中规院能继续在城市更新领域做出探索,为全国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经验。
朱波
中规院规划设计公司副总经理
中规院规划设计公司副总经理朱波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北京公司人居环境中心的主要团队之一,建筑设计所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在国家转型发展的大调整时期,建筑设计所牢固依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品牌优势和平台资源,紧密结合中规院规划设计公司的战略定位和业务特点,重点加强与院内各兄弟单位的专业合作,坚持“依托规划、特色品牌” 的发展战略。短短三、四年间,从三亚、海口、泉州、济南,再到近期精彩亮相的崇雍大街,建筑所经过不断探索,寻找到了方向,做出了一些品牌项目,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苏原
中规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主任工
曾于1988年赴海口参与海南分院建设的中规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主任工苏原在致辞中指出,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城市更新工作越来越成为城市政府、学界和市民等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城市更新项目都成为各地在新时期城市品质提升和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亮点。同时我们也看到大量实施类的城市更新项目还存在不少难点,大家也都在持续地进行探索。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规划师在保护文化记忆、传承文脉的基础上,兢兢业业做着精雕细琢的工作,使城市发展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中规院团队近年来在海口、泉州、济南、北京等地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当地居民、游客、专家等的赞扬。苏原主任工代表名城所对建筑所团队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谢意。
活动篇
一图胜千言
左右滑动浏览>>>
尽在不言中
观点篇
在我国城市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不断思考、实践中心城区“双修”工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和路径,是回归城市价值本源的有益探索,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现实例证,也是助力城市繁荣永续的专业基石。
活动结束后,China-Up记者协同《中国建设报》记者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崔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等三位专家就城市双修、城市更新等内容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此采撷部分精华,以飨读者。
?,中国建设报.
城市既有的社区更新是一个大话题,不仅仅包括建筑环境,还包括社会经济、社会治理等很多方面的更新。社区情况特殊,要想进行长久性和本质性的提升,一定离不开居民的参与,动员老百姓共建、维护自己的社区。在发动居民参与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允许大家积极的参与建设,管理上保证到位就是可行的。共享式、参与式的社区环境不是管出来的,共同缔造才能长久、才能可持续。在群众参与的前提下,住区更新设定的目标应该分步骤进行,我以前参加过一段时间的乡村治理,乡村治理工作过程分三步走,社区营造、环境提升和产业振兴,每个阶段有相应的任务。在城市社区更新过程中的阶段性任务同样也需要专门做研究。
城市社区更新和乡村治理情况不同。总体来讲,城市居民文化水平较高,对城市的观察和思考都有深度,也有自己的观点。再者,城市政府支持的力度会更大。难度是产权复杂,腾挪的空间很小,实际上能落地的东西非常有限。今天展览的海口、北京、济南双修项目,实际工作都是小动作,但是连在一起又是一个大动作,我觉得很不错。总体来讲,社区更新要有居民的参与,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等多专业通力合作,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我们认识到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特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有的文化和共同生活的人群等等,社区里的各种社会关系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组织与制度。“完整社区”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等各个方面的考虑,既包括物质空间设计,也包括社区精神的塑造,这样的社区才能以人为本,实现真正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完整社区”这个理念是全视角、全方位的,从社会的角度来谈社区。“完整社区”需要共同缔造,由社会、政府、业主共同治理,这样才能缔造出健康的、生机勃勃的有机体。
“完整社区”概念的提出和实践也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面大量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出部署,住建部自2017年开始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改造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制度上的障碍,如资金筹集、管理模式、标准建设等,需要加大破解难题的力度,推动资金筹措机制和后续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改进。
近些年住建部通过“双修”工作落实中央关于城市发展的精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促进城市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市双修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对应住建部的城市双修工作有四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是三亚,2015年4月,住建部将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首个试点城市,2016年12月,住建部在三亚召开双修工作现场会,发布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7年住建部在徐州召开双修现场会,探索环境改善与城市转型发展的工作方法、技术路线与实施策略。徐州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子。2018年住建部双修现场会在景德镇召开,景德镇是千年瓷都,文化积淀深厚,在人居环境改善、功能品质提升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文化复兴,促使城市由内而外的全面提升。2019年住建部在延安召开了第四次双修现场会,以延安双修工作为代表,缔造了双修4.0版,强调以城市设计为引领,促进城市空间品质的全面提高。
擦亮“海口之眸”、洗净“城市绿肺”
给您一份“最海口”文化体验
我想与你一起
去三角池吹吹风
《池记 ——海口中心城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践探索》
海口城市更新,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继三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之后的又一次多专业集团军作战,是三亚工作的“2.0升级版”,海口城市更新的技术框架可概括为“以行动纲领为引领、以系统专项为支撑、以示范项目为抓手”,海口城市更新三角池示范区就是一个系统谋划、专业综合、多方协同、标杆示范的实施项目。
三角池示范区项目旨在擦亮“海口之眸”、洗净“城市绿肺”,除了完成城市更新“重塑环境场所”的“规定工作”,规划设计还出色完成了“重现记忆场景”的“加分动作”,创新“全程陪伴”的技术服务方式,保证项目按时、保质、足量落地实施,最终实现“环境品质更好,精神记忆常新”的“三角池更新”,为海口百姓提供了一个亲切宜人、水清岸绿的人性化空间,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
团队在探索和实践新时期中心城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更新方法和经验方面,做出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本书集中进行了回顾、总结和提炼。
中规院规划设计公司建筑设计所
建筑设计所以优质的技术服务助力城乡建设与发展,设计项目遍及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业务范围涵盖城市更新、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住区规划、市政规划等多个专业领域。在完成日常生产任务的同时,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出色地完成了北川、玉树、舟曲、宜宾等多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并承担了云南怒江、湖北红安的专业技术帮扶、北京市朝阳区责任规划师等工作,赢得了政府主管部门、建设业主单位、地方广大群众等多方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