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地企业访谈中,企业管理者也表示如果财务部门核算某个自动化改造项目能够在1-2年内实现回本,企业基本都会选择实施。如果回本年限更长,企业就会根据自身发展前景和改造紧迫性再做决定。自动化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一般会优先选择回本年限短的环节进行改造。
回本年限是企业衡量采用“机器代人”是否合算的一个关键指标,但不同行业所能接受的回本年限长短略有不同。从具体行业来看,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行业的回本年限相对较短,主要集中在2-3年;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回本年限相对较高,主要集中在4-6年。
这种行业间回本年限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与行业生产特性相关的,设备制造类企业多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其生产过程中依赖于多种加工设备的辅助,这些行业的自动化改造投入也必然相对较高。
虽然“机器代人”确确实实能为企业解决部分生产和劳动力的问题,但受限于生产设备技术的局限,当前的机器生产并不能满足市场不确定性所要求的随时更换的弹性生产需求。因此,“机器代人”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技术改造投入和成本回本问题的确是企业选择时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但是否满足企业弹性生产的需求也同样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