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已经迈入了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制造业也掀起了以“机器代人”为代表的生产变革。“机器代人”不仅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和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也通过改变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促进劳动力结构优化。在产业升级和人口变化的共用作用下,城镇空间品质不断优化。
前期系列推送中就“机器代人”对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变化的影响已经展开了充分的论述,因此本文不再赘述。本文重点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阐述“机器代人”如何通过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变化来优化城镇空间品质。
空间优化是产业升级和人口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与产业、人口变化相互影响。首先,产业升级带来空间结构的优化。由于要素价格和生活成本上涨,运输成本和单位土地产出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制造业等部门选址在城市核心区,享受着城市外部性收益,而传统制造业则选址在土地价格相对低廉的城市边缘区(董鹏,2015;王福君,2018)。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发展过程中,智能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促使生产制造从人机分离转向工业机器人、劳动力、信息系统与服务融合,这种相互连接的系统也促使新的创新要素在空间上趋向集聚(Rü?mann et al., 2015)。同时地区从线性创新模式向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创新主体从大企业转向多元化主体,带动创新活动在地理空间上进行扩散(王缉慈,2001)。
其次,人口结构变化也将对空间要素产生影响。“机器代人”将促使劳动力主要构成从低技能工人转向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对科技研发、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设施需求更大,对于教育、医疗、交通和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设施的品质要求更高,这些新的需求将带动地区空间要素优化,从而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顺德区曾作为广东“四小虎”之一,改革开放后依托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优势和生产产品规模效益优势实现快速发展。近年来,传统发展优势逐渐消失,顺德区通过实施“机器代人”,从要素驱动模式逐步向技术创新驱动模式转变,成为通过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增长的代表性地区。
其中,美的集团和中德工业服务区是顺德区实施“机器代人”的两大主体,在“机器代人”应用过程中,产业升级与人口变化共同作用促使两大主体所在地区——顺德区潭洲水道以北片区(简称“潭洲湾北片区”)的空间优化发展。
潭洲湾北片区在经历“机器代人”促进创新要素分散与集聚的空间优化过程中,其发展历程具体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之前),顺德家电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已在北滘镇东南部形成以美的工业区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区。
第二阶段(2010—2014年),美的全球创新中心、美的集团总部、广东工业设计城以及慧聪家电城分别成立,家电产业功能从制造延伸到工业设计、应用研究、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产业空间开始向外扩散,但仍位于北滘镇内。
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随着“机器代人”的推广应用,与机器人相关的产业空间逐步增多,并在广东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佛山新城、陈村顺联机械城和北滘工业区等地区形成新的产业功能区块,区域的空间格局形成了“大集聚、小分散”的特征
图1 “机器代人”带动下的产业平台空间扩散与集聚过程
创新要素的分散与集聚也重塑片区空间结构。在机器人产业发展起来之前,潭洲湾北片区是以专业镇为单位的产业片区,北滘镇家电产业、陈村镇机械装备产业和乐从镇家具产业分别依托各镇成长,形成各镇“背靠背”发展格局,这个时期形成的产业功能板块以制造业为主,各板块之间为制造业的上下游供应关系。
“机器代人”的使用带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与机器人相关的研发孵化、教育培训、生产制造和工业会展等服务功能平台,这些新的功能平台突破行政边界,在乐从镇和北滘镇之间的边界地区形成集聚,逐步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核心,并能为周边各镇的传统产业提供工业服务与自动化设备。
区域空间结构从分散的制造业功能板块转变为“核心+功能板块”的网络化结构,边界地区取代镇中心成为区域新核心,高度集聚创新要素,并为周边制造业功能板块提供服务功能,这种新的空间结构促使区域进入一体化进程。
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也为新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上的支撑,并引导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在家电、家具和机械等传统制造业周边地区布局,吸引机器人研发设计与制造企业在区域新核心形成集聚。
在人口与空间的相互促进层面上,人口结构的变化促使空间环境要素质量提升,而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将对地区劳动力结构优化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居住方面,人才对于低成本居住空间的需求推动着顺德区人才公寓的建设。
位于顺德区大学城卫星城的人才小镇将在5年内提供不少于3万套人才住房,目前已吸引不少广州大学城高校教师与学生到顺德区就业。交通方面,白领对于快速到达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推动广佛轨道互联互通建设进程。
广州地铁7号线将延伸至顺德潭州湾北片区,与广佛城际轨道、佛山地铁衔接,促使潭洲湾北片区进入广深港1h生活圈,地区可达性的提高也将进一步提升顺德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的吸引力。
生态环境方面,白领对于文化消费和生态休闲空间的需求,也推动着潭洲湾“一河两岸”滨河景观带的建设,长达22 km的滨水景观带塑造着高端人才需求的高品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