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房地产集团华中区域总经理助理蔡志伟从自己多年商务运营的角度谈到旅游线路与商业线路的结合,中山路片区的改造提升要注意背街小巷的连通以及原住民的参与。
聆听主题沙龙的高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员工也积极发表自己对厦门旧城更新改造的认识。
市规划院林振福副总规划师同时也是中山片区的社区规划师,他认为中山路的多样性正是其魅力所在。政府的战略决策很关键,中山路的更新改造要注意节奏,慎重对待建筑的去与留;同时,中山路要注意与周边区域的衔接,尤其是与鼓浪屿的互动,轮渡码头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
市规划院何子张副总规划师建议旧城的更新应该是人口的构成再造、产业的多元再生,应注重整体空间的塑造而不仅仅是单体建筑的改造,同时要通过规则设定,引导自发改造。
市规划院朱郑炜所长认为对历史建筑保护与现实生活环境改善两者之间矛盾要综合协调。线性的空间要衔接起来,串接有意义的节点空间。
市规划院冯道杰认为旧城更新不能仅仅是政府一厢情愿的由上至下主导,要根据内部从业者以及实际需求安排具体的业态,对于大型商业近期不景气的现状,有必要引入专业商业策划团队和实力运营团队进入。
建发集团城建公司李小宁总规划师认为选择怎么样的运作机制很关键,空间形态的塑造应该有一定弹性以适应未来业态的需求。
陈琦处长补充说明了近三年我们旧城更新有了新的思路,在多重矛盾的交织下,抓住工作主线和重点控制内容对我们后续工作有启示。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迎难而上把旧城更新工作做得好一些。
侯雷副院长最后进行了总结,旧城更新要学习广州永庆坊的思路:见人见物见生活。业态的调整要与空间营造一起考虑,如何运营要与实际的项目结合起来。另外,社区营造也是旧城更新比较好的模式,做到新旧群体的真正融合。市规划院将不定期主办类似主题沙龙,广泛征集多方面的才智,吸纳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我市规划建设活动提供良策。
【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