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Cities and Cultural Diversity
自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创意城市网络”至今,全球共有246座城市加入。该项目以《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为理论依据,是以创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目前中国以14座城市独占鳌头。而怎样建设创意城市、建设什么样的创意城市,以及如何将其与丰富的文化多样性结合在一起,则是不断需要创意来解决的问题。本专栏将以这一主题为中心,通过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的解读。
2019年10月,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考察了“袋鼠之国”澳大利亚的三座创意城市——“音乐之都”阿德莱德、“设计之都”吉朗和“文学之都”墨尔本,吸取了澳大利亚创意城市建设的新鲜经验,在鼠年到来之际特别为大家分享。
阿德莱德于2015年被UNESCO列为“音乐之都”。它能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音乐文化。阿德莱德是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也是全国第五大城市,拥有130 万居民。领导层将创意视为文化政策的核心,并将创意文化确定为该市的战略优先任务。音乐是其文化政策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而创意和现场音乐是这个城市更具活力和更具可持续性的动因,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
考察团走访了阿德莱德中央市场、果酱工厂美术馆、南澳州博物馆和南澳州美术馆,深入了解南澳州的历史、文化及产业情况。
在中央市场,代表们品尝了奶酪、酸奶、香肠等各种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品,并了解了这座历史建筑的独特发展历程,体验了一次文化味十足的“美食之旅”。
在果酱工厂,考察团参观了当代玻璃、陶瓷、家具等艺术品的创作、培训、展示和销售空间。据了解,这家创意机构原为阿德莱德的果酱生产厂,后来改造为艺术家的创作空间,并在迁址后保留了原名,成为现在的艺术综合体。
在博物馆和美术馆,展现南澳州土著文化的各种文物以及南澳州Tarnanthi主题美术展,让人们体会到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这幅由极具土著文化特色的回旋镖、木槌和贝壳组成的“日月星辰与彩虹蛇”引来很多人驻足欣赏。
在大吉朗市经济发展处协调专员西尔韦斯特罗尼(Silvestroni)女士的带领下,考察团学习了该市建设创意城市的经验。
2017年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的吉朗,在历史上以发展羊毛、造船、海运、汽车制造业等为主。20世纪末,随着福特和铝业公司等大型企业在当地关停,大量工人失业,城市面临产业转型。通过对当地1.6万人的民意调查,发展创意城市成为一种普遍共识。经市政府研究,吉朗决定正式向UNESCO申报创意城市“设计之都”,并由市政府在三个月内完成了文本。“申都”之后,为进一步推动创意城市的建设,在借鉴北京、深圳经验的基础上,吉朗将于2020年3月首次举办设计周,同期将与墨尔本举办近五百项活动。
基于城市发展现状,考察团重点调研了20世纪以来毛纺产业建筑改造的文化设施,包括国家羊毛博物馆、小生灵啤酒厂和联邦毛纺厂创意园。
临海的国家羊毛博物馆原为吉朗羊毛交易大厅,建筑内综合了羊毛加工、拍卖、仓储、货运等功能。如今作为博物馆,在保留历史建筑框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成为展示澳洲养羊、剪毛、加工、纺织、交易等历史的文化空间。
位于城市南部的小生灵啤酒厂在原毛纺厂废止后,在21世纪初由私人啤酒公司改造成集餐饮、娱乐、艺术于一体的休闲文化区,目前在持续招商。北部的联邦毛纺厂创意园是政府正在开发的项目之一,其中集合了数字软件、餐饮、文化、健身等多种现代创意功能。
随后,考察团对吉朗文化区和海滨区进行了调研。海滨区原为工业厂房聚集区,使城市形成一种背对海湾的关系。21世纪以来,市政府收购了厂区,利用大面积绿地、餐饮住宿(历史建筑改造)、大学园区、旅游文化设施(游艇俱乐部、游轮航线、建筑小品、错觉艺术、文化岸线等)打开海滨区与城区的关系,以此作为激活城市复兴的手段。
文化区主要由艺术中心、美术馆、图书馆组成。三者构成了吉朗城市文化活动的核心区,分别是当代文化艺术表演、历史文物和美术展览、图书阅览和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
市政府还计划通过绿化街区将文化区与城东的植物园连接起来,在大幅提高城市绿化率的同时,形成连接文化与自然的城市绿轴。对于城市商业街中的待租店面,政府邀请设计师利用空置店面进行艺术展示,通过营造文化形象活跃城市商业氛围。
经维多利亚州创意产业计划影像与设计战略主任赫德森(Hudson)先生引荐,考察团赴墨尔本与州政府的国际事务高级主管库普(Koop)先生进行了座谈。
墨尔本于2008年成为“文学之都”,并以其充满活力的文学气息而闻名。这里有着风格迥异的作家、繁荣的出版产业、独立图书销售文化、形形色色的文学团体,以及优良的阅读传统。同时人们还积极参与各种图书活动和节庆。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就坐落于墨尔本。
墨尔本创意城市的申报工作由维州政府统筹,在市级层面执行。“申都”之际,州政府正在整合各级文学组织资源,并筹备墨尔本作家节等大型活动。作为通过UNESCO项目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的良好契机,结合州政府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墨尔本将与文学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打包进行“申都”,并获得了成功。
从维州的层面看,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一项宏观战略。目前该州已拥有墨尔本(文学)、吉朗(设计)、巴拉瑞特(手工艺)、本迪戈(美食)四座不同类型的创意城市,并与拥有南京(文学)、苏州(手工艺)、扬州(美食)三座创意城市的江苏省是友好省州。可见,UNESCO创意城市网络对于该州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后,经维多利亚州创意产业计划负责人安排,考察团与墨尔本“文学之都”的执行机构惠勒中心(Wheeler Centre)策划主任威西科姆(Withycombe)女士进行了交流。
惠勒中心由墨尔本市与惠勒星球基金会(《孤独星球》杂志的创立者)联合创立。该中心作为“文学之都”的官方代表,负责统筹协调各级文学组织、策划和实施全年文学活动。该中心设于维州图书馆南侧,并独立运行。其建筑空间的改造大部分由基金会出资。首层为200座讲堂(举办公益讲座及图书签售等活动,并配有网络直播设备),二三层为作家工作室和联合办公室,地下为咖啡厅。青年作家经中心资助可在作家工作室进行创作,并享受中心的推介。各级文学组织在联合办公室协同办公,能有效协调全年各类文学活动,受到各组织负责人的赞赏。
创意城市网络作为UNESCO与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并列的旗舰项目,从2004年至今已发展成为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通过创意城市网络进一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是时代为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此次考察成功与多个创意城市代表进行了探讨,并深入学习了澳大利亚创意城市发展的经验,体现出清华同衡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共享城市发展最新成果的时代担当。我们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创意将让城市更美好!
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致力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研究和相关实践,探讨“创意城市”的建设、申报与交流能为城市带来的价值。我们通过推广“创意城市网络”的理念来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内动力,最终实现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首届亚太创意城市大会观察报告
UNESCO“创意城市网络”大盘点
解读《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编辑/排版|余婷婷
封面图/图片|清华同衡 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
供稿|清华同衡 人文与创意城市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