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2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城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目前,正值春节期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十分紧要,为此,习近平主席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可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问题已得到高度重视,不可掉以轻心。已有研究表明,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能够对人群健康产生潜在影响,如何通过规划促进公共健康已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今日,本刊特推送《为公共健康而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研究》一文(作者:丁国胜 魏春雨 焦 胜),该文结合我国公共健康面临的严峻挑战,进一步指出,展开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重要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小编将本刊近年所刊登关于“健康城市与”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章进行了整理汇集,供大家阅读,为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魏春雨 (1963-),男,博士,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焦 胜 (1973-),男,博士,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前言
已有研究表明[12],与设计能够通过对城市建成环境的塑造对人群健康产生潜在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因此,对决策和项目展开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被认为是促进公共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正是因为如此,健康影响评估近年来在国际决策和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研究层面,一些学者对领域中运用健康影响评估的价值、可能性和工具等问题展开了讨论[13~15]。在实践层面,一些城市努力探索将健康影响评估融于当地决策和项目当中,并开发出相应的评估工具[16~19],以促进当地公共健康和发展健康策略。国内研究者也逐渐认识到我国展开健康影响评估工作的重要价值,并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初步讨论[3,5,7]。但总体来说,我国健康影响评估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急需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研究。
影响人群健康的若干认识
▲ 图1 健康的梯度①
Fig.1 Health gradient
▲ 图2 主要健康决定因素③
▲ 图4 健康促进的社会决定因素⑤
Fig.4 Social determinants for health promotion
2.2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Fig.5 Impact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on population health
▲ 图6 社会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⑦
Fig.6 Impact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population health
(2)社会与社区网络层面。通过社区和重要设施布局会影响到人群所处的社会与社区网络,从而影响到人群的健康。一个积极和健全的城市环境(比如有商店、广场、学校和公园等)能够确保人们日常交流,促进人们积极沟通,有助于人们缓解各种压力,消除孤独,从而能够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而一个消极、缺乏公正、相互隔离、排斥甚至敌对的环境则难以支持人们建立积极有效的社会和社区网络,会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
(3)生活与工作条件层面。可以通过产业、交通、教育及医疗等对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质量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进而作用于城市居民的健康。比如,会影响到居住环境(住宅、日照、景观绿化及噪声等)的形成,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居住选择,并最终产生不同的健康结果。
健康影响评估的基本理解
总之,作为一个有效的健康促进工具和方法,健康影响评估的价值在于将政策、规划、计划和项目等对人群健康及其决定因素的潜在影响及优化建议知会给决策者,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加有利于公共健康的选择,进而达到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目标。
▲ 图8 健康影响评估程序
Fig.8 Procedure of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on urban planning
▲ 图9 健康发展测度工具运用于丹佛南林肯住区再开发项目⑧
Fig.9 Healthy development measurement tool used in South Lincoln Homes Redevelopment Project in Denver
健康影响评估的经验研究——以戴维森镇为例
4.1 基本情况
戴维森镇是一个位于美国夏洛特市以北20英里的小城镇(图10),隶属北卡罗来纳州梅克伦堡县(Mecklenburg County),2017年人口约为1.1万人,城镇面积5.1km2。戴维森镇政府较早认识到社区如何发展、规划与设计对城镇居民的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将产生重要影响,并将促进公共健康和创建充满活力的社区作为该镇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戴维森镇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改进小镇公共健康的项目或发展原则,比如采取精明增长策略、倡导新城市主义、实施形态控制法则(form-based codes)以及建设完整型街道等。
▲ 图10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戴维森镇区位
Fig.10 Location of the town of Davidson, NC
2011年,戴维森镇获得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资助,开始实施“戴维森为生活而设计”项目(Davidson Design for Life,以下简称“DD4L”)。“DD4L”重点是对戴维森镇相关决策和项目展开健康影响评估工作以及将获得的结论、建议或原则融合到当地规划发展和具体设计过程当中,以“帮助戴维森成为一个今天健康、明天更加健康的城镇,同时将其作为一个小城镇或社区实施健康设计的典范”⑨。在“DD4L”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戴维森镇实施了一系列具体项目,对运用健康影响评估这一健康促进工具推动当地社区健康发展以及发展健康与设计策略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下对戴维森镇的相关经验进行简要介绍。
2015年,为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戴维森镇开始总体规划修编工作。“DD4L”认为城镇总体规划会对戴维森镇居民健康状况及其决定因素以及健康公平等产生长远的影响,因而决定在修编之前对正在实施的总体规划展开健康影响评估。其目标是透过健康影响评估这一健康促进工具,站在公共健康的视角对当前总体规划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当前总体规划存在的潜在健康影响,探索将公共健康的理念和相关指标纳入到戴维森镇总体规划修编当中,以促进社区健康发展。
2013年戴维森镇启动规划条例修编工作,其中包括对道路设计准则的修编。道路设计准则涉及到新建道路的规划和建设相关要求,以及道路设施配置情况,比如信号灯、照明、行道树、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等。“DD4L”认为街道如何规划和设计会对公共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启动了对原有道路设计准则展开健康影响评估的工作。
戴维森镇街道设计准则健康影响评估重点从步行友好街道、自行车友好街道、公共交通友好街道和机动车友好街道等四个方面对已有的街道设计准则进行评估(图12)。通过评估,“DD4L”发现街道设计如何会对周围人群健康产生影响,包括由机动车事故造成伤亡的比率、身体活动水平、空气污染水平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以及机动性与健康平等。同时,还发现交通安宁措施、提供步行和自行车设施对改进公共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最后评估工作还为戴维森镇进一步改进公共健康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手段,比如通过增加交通方式选择权利来提高身体活动和健康平等、通过减少机动车交通来减少交通事故、改进空气质量进而减少哮喘发病率等。
4.4 其他健康影响评估项目
除以上项目外,“DD4L”还对公园、休闲和公共空间规划,交通规划,食物系统规划,“区划、设计与美学控制法案”,无障碍设计准则以及办公环境质量等展开了健康影响评估的实践探索。
考虑到公园、休闲和公共空间等是改进城镇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DD4L”对戴维森镇公园、休闲和公共空间规划展开健康影响评估工作,提出诸如增加公园、休闲场所和公共空间等建议,以帮助当地居民特别是儿童、少数民族和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改进个人健康。对交通规划健康影响评估则认为鼓励采取步行、自行车等积极交通方式在增进健康平等、促进身体活动和减缓慢性疾病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图13)。通过对现有无障碍设计展开评估研究,认为应保障当地居民都能使用相应的设施,特别是身体残疾者和老年人,以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到当地的社会活动当中,从而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对工作环境质量的健康影响评估则认为提高工作环境质量不仅可以改进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成年人工作中患慢性病的数量日益增多,包括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同时能够为企业节约经济成本。
4.5 经验小结
结语
目前我国健康影响评估还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部分而存在。2002年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地位。2008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人体健康》开始重视人体健康评估问题。但是,在实践中我国环境影响评估主要集中在空气、水、声环境的影响预测和评估,对健康影响的预测评估普遍缺失或十分薄弱[5,31],难以满足人们对公共健康的关注与需求。正因如此,2016年我国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全面建立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潜在影响。这为我国发展健康影响评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至少可以从如下方面展开工作:(1)加强教育和宣传,培育相关人才,达成发展健康影响评估的共识;(2)推动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使健康影响评估成为决策和项目的重要前置条件;(3)加强对公共健康与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影响评估技术[5];(4)展开健康影响评估试点,鼓励将健康影响评估融入到评估、编制和决策过程之中,使其作为师的日常实践之一。
总之,健康影响评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供了一个将公共健康问题纳入决策和项目的有效工具和方法。我国发展健康影响评估不仅有利于改进城市社区人群健康,也能促进健康与设计的理论创新,将对建设健康中国以及应对严峻的公共健康挑战做出积极的响应。
注释
③ 根据参考文献22翻译绘制。
④ 根据参考文献23翻译绘制。
⑤ 根据参考文献24翻译绘制。
⑥ 根据参考文献26翻译绘制。
⑦ 根据参考文献27翻译绘制。
⑧ 翻译改绘于丹佛市住房管理局的《Use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Measurement Tool in Denver》。
⑩ 根据戴维森镇《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Davidson Comprehensive Plan Update》整理。
? 根据戴维森镇《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on Davidson Streets Design Standards》整理。
? 根据戴维森镇《Pedestrian and Active Transportation Plan》整理。
? 来源:戴维森镇政府网站,http://www.townofdavidson.org/714/Awards-Recognition。
1 田莉, 李经纬, 欧阳伟,等.城乡规划与公共健康的关系及跨学科研究框架构想[J].学刊, 2016(2):111-116.
2 刘正莹,杨东峰.为健康而规划:环境健康的复杂性挑战与规划应对[J].学刊,2016(2):104-110.
3 王兰,罗斯 C.健康与评估:兴起与趋势[J].国际, 2016, 31(4):1-3.
4 马向明,李永洁,王世福,等. 健康城市与[J]., 2014,38(3):53-55, 59.
5 丁国胜, 蔡娟. 公共健康与城乡规划——健康影响评估及城乡规划健康影响评估工具探讨[J]. 学刊, 2013(5):48-55.
6 李志明, 张艺. 与公共健康:历史、理论与实践[J]. 规划师, 2015(6):5-11, 26.
7 李潇. 健康影响评价与[J]. 城市问题, 2014(5):15-21.
29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 2013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R]. 2015:I-V.
30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5.
31 HUANG Z. 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in China: Emergence, Progress and Challenges[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12, 32(1):45-49.
* 本文刊载于《》杂志2017年第7期
延伸阅读
可通过改善建成环境促进公共健康。针对我国空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增加的问题,本文集中探讨建成环境对呼吸健康的影响和规划原则的优化方向。研究通过建构建成环境与呼吸系统健康之间的理论框架,确定建成环境影响呼吸健康的多元要素及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研究采用肺癌作为代表性呼吸健康结果,运用上海市某城区肺癌患病空间分布数据进行实证模型建构,探讨显著影响呼吸健康的建成环境要素及其特征。研究进而针对明确显著的工业用地布局、绿地和开放空间布局、道路密度等方面,提出针对呼吸健康的规划设计优化策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2、颗粒物分布视角下的健康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方法
http://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CSGH201609006.html
现代的缘起与公共健康关系密切,20世纪初期作为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干预途径和方法出现。目前欧美对于健康的研究关注如何通过规划设计,减少特定疾病的患病率,国内相关研究开始起步。由于我国城市大气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雾霾(PM2.5,PM10等颗粒物)频发,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上升;非常有必要探究如何通过建成环境要素的规划和设计优化,减缓颗粒物对于居民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本文基于颗粒物分布、呼吸系统疾病、城市空间要素三者关系的文献研究,以建成环境要素是否影响颗粒物浓度分布作为自变量选取原则,以人口、社会和经济因素作为协变量,以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癌)的个体病患分布和特定空间单元患病率作为因变量,建构在颗粒物分布视角下的健康理论框架,并提出构建实证模型的方法和路径。
4、加拿大健康城市经验与教训研究
5、当代国际健康城市运动基本理论研究纲要
http://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CSGH200510011.html
在当今世界,健康问题已成为普遍性的、突出的城市问题,而由WHO倡导的健康城市运动,正是旨在寻求这一问题的整体化解决。当我们加入其中时,需要准确把握其要点,以及我们的可作为处。基于此,本文以总体性引介为目的,对健康城市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理论成就要点进行了概括;随后结合专业,对健康城市的规划理论作出了框架性探索。
http://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CSGH200510012.html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让我们一起努力,
早日打赢,
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关注我们,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