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党中央提出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应有新作为。
新中国诞生后,城市规划工作曾为我国工业化做出重大贡献。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进程,城市规划也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求索,面对改革开放,开发区、新区、新城建设,旧城更新,都力求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城乡规划逐渐从战术转向战略,突出了公共政策的属性。总之,城市规划为我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发挥了作用。
然而,规划打架始终困扰着我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切,发出多规合一的号召,发改委、国土部、住建部、环保部纷纷抓试点,似乎可以达成共识:发改委定目标,国土部定指标,住建部定坐标,其它有关部门纲举目张,可是依旧无法“合一”。2018年10月在同济大学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原规划司司长徐林先生一语道破问题的要害:各类规划基本内容并无矛盾与差异,关键是部门间的权力之争。
中央终于下决心快刀斩乱麻,组建自然资源部,“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
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好了,一个部,就搞一个规划:空间规划,问题解决了吗?城乡规划内容跨度极大,从宏观、区域到微观,一个广场,一个街巷。笔者曾在复旦大学举办的“机构改革与城乡规划”学术沙龙上提问:规划龙头走了,龙身,龙尾怎么办?
现在许多省的住建厅(山东、河南、福建等) 的规划处都已部分划转资源厅,但都并非全划走,因为至少还有历史文化名城,据说还有村镇规划、城市设计、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资质管理等职能留在住建厅。而规划设计机构原基本都属于住建部系统。当今,我国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应该有“立党为公”的胸怀,拚弃前嫌,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炼好内功,让市场,让各级政府来采购。
首先,空间规划,核心内容基本会承继,但空间规划体系毕竟是新的,它的建构与形成必定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应对实践及时总结,促进它更快成熟起来。
其次,即使在较传统的领域,仍有许多要深化,如存量规划。近来对旧城更新似乎有新的理念。今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文物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仍需加强;一些地方文物保护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文物合理利用不足、传播传承不够,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途径亟需创新……”,不仅要保护还得利用,要使文物活起来,这些精神都很值得我们思考。另外,大数据的成熟,规划中新技术的应用,摆脱路径依赖,使规划更科学这是一个使命。
第三,空间规划中毕竟有些是我们过去很少触及的如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这些规划至少有部分内容会吸收纳入新的空间规划中,我们必须学习,掌握它。
新时代,新任务,我们应发挥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