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小区史|捉蝉记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YzMzEwMQ==&mid=2649517606&idx=1&sn=3870bbf9f9c81f72cb795e55fb2ba074&chksm=88851804bff291123caf16effe2269622b5909256683c1d5d06a861be572b748dd96e1963861&scene=27#wechat_redirect
作者
市政厅
时间
2019-12-06 21:20:30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以前中学课本里有布封(注:法国博物学家)《昆虫记》里关于蝉的选段,对乡下的孩子来说堪称平淡,唯一记住的情节,是蝉产卵在地下,七年后幼虫才钻出泥土爬到树枝上蜕壳。蝉蜕壳很常见,但在南方丘陵地带,蝉卵大多产在灌木丛中的泥地里,是不太有机会看到幼蝉破土而出的。
多年后某个夏天,我去河北出差,傍晚时分走进一个极大的村子,路旁是两排高耸的杨树,有人蹲在树下挖个不停,我好奇,凑过去问他在挖什么,他见我是外地人,解释说在挖知了。我竟然没有问他挖来做什么用。
又有一年夏末,我们在胶东半岛的威海闲住,那里海岸线风景很好,但海水已经凉了,不能下海游泳。无事闲逛时,竟然在海滩上碰见一位同学,想起另一位同学老家在威海,就打电话向她报告我们的奇遇,孰料她当时正探亲在家。晚上我们碰头吃饭,上来各种海鲜自然是意料之中的,另外有一盘炸物,下箸之前我看了很久,觉得似曾相识,又有点心存疑虑。本地同学特别细心,解释说这是蝉蛹——我已经彻底忘了在威海那几天有没有听到蝉鸣,倒是想起了几年前的黄昏在华北平原上看人挖知了的事。我终于知道了那些知了的去向。
这些年我们看过太多次知了停在低矮的树枝上蜕壳的场景,但每次都没有耐心等它们完成这个漫长的过程。小区里树种毕竟单一,樱花、海棠、桃、李、杏,主干分叉的位置都很低,在蜕壳之前,幼虫攀着这些李科植物光滑的外皮,不管怎么努力,都爬不了太高。晚上没有鸟,但常常有一圈孩子围着它们,好几只手机电筒亮起强光,照着它们。幼蝉几乎是在表演怎样活下去。
家长通常不允许孩子碰它们。有些顽皮的家伙突然伸手抢走幼蝉,总是激起其他孩子惊人的叫声。他们受到追逐、谴责,有时候被迫交出手上的战利品,被其他孩子放在手心上,又送回树枝。如果我是这只幼蝉,也会觉得生又何欢。
我对知了的种类不是很了解,仅知道黑色大头的常见品种被称作蟪蛄。这种半透明翠绿色的最漂亮,它们发出音高和长度不同的两种声音组合在一起,听上去才像是“知了——-”这只知了幸运地完成了蜕壳,正在休息。它还不知道自己蜕壳的时机和位置都不佳。南音 图
有时,我们也捉些知了下来玩一阵子。让它们攀缘在胸前衣服上,或者放在手心里。等它们突然醒悟过来,就一振翅膀飞走了。这时候已经到了盛夏,傍晚孩子们下楼去玩时,四周的暑气还没有散尽,有一种在蒸笼上行走的感觉。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天光从明亮迅速沉入晦暗,数不清的虫蛾纷纷向路灯扑去。细看暗影重重的樱花树枝上,知了一只接一只地挨在一起。
知了并不特别笨。如果看到树下有人,它们会悄没声息地往树枝另一侧挪动,让树枝挡住自己的身体,就像天上有鹞子时,松鼠在树上挪来挪去,躲避捕食者的视线。
但夏天我们经常听到知了一声长鸣,从树上惊起,一只小雀在后紧紧追赶。这时候孩子总是紧紧抓住我的手,问这只知了最后的命运如何。
所谓命运,即使是在这种生命短暂的昆虫身上,也充满了随机的意思。如果它们碰上的只是练习捕食的幼鸟,就有逃脱的可能;如果它们的母亲把卵产在高大而且树皮粗糙的乔木下,或者有荆棘保护的灌木丛中,它们就不必遭遇儿童的围观。
随机性当然也包括周围住户的饮食习惯。
以前,偶然有孩子在小花园里沿着虫洞一直往地下挖,能挖到幼蝉的概率小之又小。因为这种行为极其罕见,总是会受到其他孩子的关注,他们会蹲在地上盯着他,然后不停地问:你在挖什么?挖到了么?
不料,前些年小区里搬来一家山东人,接下来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了。
(作者系摄影师,现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