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周的漫长等待,“东四三条”终于跟大家见面啦~
上周,跟着作者xiaopiao逛完头条、二条之后,很多朋友不仅对头条喵、二条瓷狮子念念不忘,而且还问到东四地区的胡同是怎样形成与演化的?
其实这种街坊式的布局始建于元代,地属寅宾坊、穆清坊,当时的商业发展异常繁华;明代改名为南居贤坊、思诚坊,街坊胡同格局基本确立;清代将汉民迁于城外,此地划归正白旗驻地,格局延续;清晚由于朝运衰微,逐渐成为市井百姓聚集地,多有晚清、民国名人在此置业,格局没有较大变化;建国以后经过十余次拆改,60%以上的历史遗存建筑已不复存在,但街坊胡同的排布肌理与明代形成的无明显变化。

编者绘:明代东四地区街坊布局规制示意图
而如今的东四地区,不仅是历史文化底蕴的展现,也承载着多代人的记忆与生活!历经七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东四地区的胡同规制还保持着“原汁原味”,在游赏它如今模样的同时,是否应该融入对历史的敬畏呢?
好嘞~那就从三条开始吧:畅游古今,品位胡同,感受市井!你准备好了吗?
走过东四三条
北京的胡同,入口大部分并不宽阔,但走进去,会有别有洞天之感。走过东四三条,迎接我的是“三条喜鹊”。

之所以有那么多喜鹊,是因为东四三条里有相当多的参天大树:树干粗,树龄长,长得真高!

这是在东四三条中间偏东拍摄的。

正如一位圈友所说:挺象钢笔素描的。

看到后,有没有想照着画出来的冲动?嘻嘻,那就画吧,然后发给我,我发布在下次的连载里:)你能从此图中找到两只喜鹊吗?

只有树与老北京的屋檐在同一画面出现,才显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我们也才好命名它们为:“三条树”:)









这里是东四三条的东口,肿么样,古树配上东四三条的老北京建筑,让人感慨吧?!

不少朋友问,你拍到“三条猫”了吗?回答是:三条猫太敏捷了。当我和它对视后,我举起手机的瞬间只拍到了这样一幅照片:(

我赶紧抢步上前,沿着它消失的方向去找它的行踪,没有!猛一抬头,它竟已在我斜上方的房檐上、注视着我......

也许它在东四三条住这么久,第一次遇见举着手机对它穷追不舍的人吧:)

发生这一幕的地点是东四三条14号。

有时,这位“三条喵星人”也会出没在14号对门——87号。它去87号院的图谋是想捉落在那院的“三条麻雀”:)


东四三条有的檐瓦上,仔细一看,还有字呢。

是看树呢?还是看瓦上的字儿呢?这是个问题:)

“三条汪星人”出现了~可不认识它是什么品种:(


东四三条与之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三条人物”:)

这是京报集团发报点儿~


报纸发行快递员的收入是酱紫呀…...

阳光这么好,晾晒被子。

边晾晒,边敲打。

东四三条里有个弹棉花的小店,这在中心城区,已较比罕见:)

这棉花套不是在“显灵”,是后边拿着它的人被挡住了:)

东四三条匆匆而过的人们。

东四三条报摊儿和它的主人。

在三条中间偏东,有个奇葩的大烟囱。

这是烟的底坐,让我想起小时候看到的雪后房檐儿垂下来的冰溜子:)

三条里也有违法建起的小二楼。

这是东四三条东段偏南的一片深宅大院,院墙上还安着摄像头。

三条8号被贴着封条,写着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

这里的“户对”是缕空刻花的。

这是三条8号大门。

另一个朱漆大门上,夹着小广告儿,门框上贴着居住者的名片,低调奢华:)

三条中段儿还有几栋楼。

这个牌子告诉我们:东单三条里还有这么个“国际青年旅舍”呢。

这是旅舍大门。

旅社写给住店客人的小提示。

一转头看到了三条小店儿。

统一颜色、统一字体、统一高度,这样的招牌多了,好看吗?

我决定拍一拍这蔬菜店都卖什么。

大块儿豆腐,想起刘宝瑞先生的“解学士”:)

菜的品种还真不少。

东单三条西口,飘着香酥鸭的淡淡香味儿。

东四三条西口内,还有这么个小店。

这是同一小店的夜景。

拍小店夜景,巧遇这个“三条汪星人”,用手机跟随它,边跟随边按快门,拍出了这个效果:)

不知不觉,我们已走过了东四三条。

喜鹊和大树,东四三条生命的动与静;
大树和屋檐,东四三条生命的过去与现在,一起生长,共同老去。


编辑:袁方 Rui-free
编辑简介:
主编袁方:我叫袁方,经常被人问“你怎么看?”但此袁方非彼元芳,此袁方为一介草根弱女子,不擅长挥舞链子刀和幽兰剑,但欲在历史保护和城市更新领域初学乍练。望能在旧城吃喝玩乐之宝地,浅谈古今城市规划之看法,笑迎各位同道中人前来指教。
小编Rui-free:像很多“80尾巴”一样,各种称呼都要带上自己的名字,哈哈!作为北京妞儿,自然对我大北京充满了无限热爱,尤其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旧城。希望借此平台跟各位一起:深度挖掘北京魅力,自由畅谈规划理念。持续期待你的回复ing。。。
旧城吃喝玩乐地图图文均来自作者本人工作和生活中的长期积累(如使用他人照片均已注明),作者本人享有全部知识产权。未经本微信公众平台正式许可与授权,任何个人与组织只可原文转发,同时须注明“图文引自旧城吃喝玩乐地图(公众账号:Plan_n_play)”。文中观点仅供参考,期待与您交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