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智慧城市与智能空间前言研究系列第四篇的上篇,中规院学术信息中心(创新中心)与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新技术中心及科技公司将持续推出系列前瞻研究,敬请关注。 前 言 面对5G蓬勃发展的趋势,城市规划与空间设计人员应当对技术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有所了解,确保城市规划与设计是面向未来、保持先进的。本文从城市规划师的角度,对5G的技术特点、发展愿景、其与其他智能化技术的结合及其在城市空间,尤其是对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三类空间——出行场景、生活场景、工作场景中将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与阐述。 背 景 从4G发展的经验来看,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其他技术相互作用会创造一大批新应用,例如4G的发展直接推动的移动支付发展带来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应用,从而改变了出行场景,使得空间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共享交通工具的出行、停放需求,也要考虑其带来的出行习惯的改变从而改变城市形态。事实上,过去城市规划与空间设计常常是被动的应对技术变化。本文尝试主动从城市交通、工作场景、住宅人居等几个场景出发对5G将在城市空间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述。 在新型智能城市中,5G作为生产环境的重要一环,是连接生产工具——云计算、生产资料——大数据,应用新型生产力——人工智能,探索新型生产关系——区块链的重要一环。同时我们不应忽视5G本身URLLC、eMBB、mMTC特征的结合以及其与其他技术耦合组合产生的新应用,应更加积极的对5G的发展及未来进行研究探索。
以AR、VR为代表的视觉技术对空间的影响是跨越距离的,例如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的教学将使教育资源的分配跨越地域的限制,教育空间的设计也可以被重新设计,部分集中化的教学空间也将不再需要,学校的功能也将有所改变,同样的改变也将因为5G推动在医疗空间发生,有助于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许会新增一些社区级别医疗空间负责感知患者状态,医生通过医疗视觉技术进行诊断甚至治疗。 视觉技术体验的优化可以替代某些实际操作具有空间或其他方面高成本的场景,例如飞行器驾驶培训、消防培训、高层施工培训甚至军事演练等。许多国家与地区的VR公司与消防与救援队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VR和AR为应急服务队伍能够在更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培训提供了第一手经验。 5G推动智能智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对于尖端智能制造场景,5G带来的灵活、可移动、高带宽、低时延和高可靠的通信是基本的发展要求。创造是生产活动的核心,之前提到的AR技术将增加协同的效率,使得装配和每一个环节的工人更为高效。 5G的通信基础可以支撑更多的机器人参加工作,人工智能的深度介入将会提升生产环节的运转效率,降低维护等成本,对各类生产活动的结果进行预测将进一步优化生产结构。从而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与智能交通系统结合将对城市产业空间产生新的需求。例如厂区内物料调动将会率先成为无人驾驶的应用空间。 事实上,物流业巨头已经将无人物流机器人应用在各个中枢中,生产环节的智能化也能增加多个工厂联动的能力,中心化的生产空间将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在农林业和畜牧业,5G也将改善其生产条件,降低远程工作及危险性工作对劳动力的依赖。5G的部署将增加农林业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在更广的范围内使农业获得智能化的支撑,因为5G不仅支撑无人机飞行,也支撑海量的传感器、控制器械等。大型畜牧业与农业的生产能力也将大大提升,从而可以在考虑基本农田、草场等需求时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配置方式。 5G网络将使无人机在农业应用更加广泛 在能源领域,馈线自动化(FA)系统对于将可再生能源整 合到能源电网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其优势包括降低运维成本和提高可靠性。5G的超低延时移动通信网络正是FA系统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这对能源领域有几个影响。 首先是故障率大大降低带来的运维成本降低,从而对能源系统维护设施的需求也将降低,并且可以应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入网的潮汐压力不同的问题,也会使能源管理的门槛降低,大型的能源中继设施的需求也会降低,避免城市空间中巨大能源站点对空间的占用以及对生活空间的影响。 5G推动智能传感与监控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 5G高并发量、超大带宽、低延迟性的特点将使能各类传感器和视频图像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尤其是人工智能AI驱动的智能视频图像将会在城市安全及城市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多个环节实现智能化管理运行,从而也会对城市空间中的各类原有 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人流感知、智能监控使得治安情况、公共安全事件更加可控,由此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包括夜间经济等采取不同的设计思路。各类传感器也将主动发现城市和居民的需求,主动的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的解决问题,这一点可以应用在城市的规划、更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