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亩城市
赖特敏锐地把握了新技术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与作用,他认为人们会逐渐分散,不再集中于城市,再没有传统的市中心或商业核心,也没有作为集中点的标志性建筑。他的规划模型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而是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模块。美国人对独立住宅的青睐,使得城市按赖特的思想蔓延开来,但赖特预言的城市消失并没有实现,大多数的城市中心还在增长。
赖特的理想生活,也是诸多市民的生活。
笔者在了解芝加哥学派的同时,不自觉把赖特的广亩城市模型结合到一起思考,尤其是同心圆模式,即城市的低收入人群住在城市核心区,而高级住宅区分布在城市郊区。广亩城市模型的土地利用相对不集约,4平方英里的土地仅容纳7000人,美国的地广人稀可以做到广亩城市的模式,但结合我国人多地狭的国情,广亩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为容纳大量人口,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需要非常高。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人所向往的,如何在有限的土地内,实现田园生活的向往,却是一个长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