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大狗:昆哥,汉马就要开跑了,我想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一下,您看剧本怎么弄?
昆汀:先等等,你这标题好熟悉,尼玛是威尔·史密斯热水器的广告吗?
大狗:绝对不是,我们是公益号,不上广告的,你给钱我们也不要,小虎说了,“但求最好,不求回报”。
昆汀:嗯,别扯远了。我跟你讲啊,这个剧本要写好,得分剧情讲故事,俗称“平行蒙太奇”。每个故事要有鲜活的人物,故事之间看似没关联,其实有线索和哏去串联,最关键得很黄很幽默很暴力,你懂的!

正文:
开头:多年以后,面对冲刺的终点,规划师大狗将会回想起大学教授带他去见识武汉建城史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故事一: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满清内忧外患。英国人与满清政府订立了《汉口租借条款》,并在汉口设立了第一个领事馆,英租界正式成立,面积约为31公顷。

遍查资料,找不到英租界当初的城市规划师名字,估计他崇拜亚瑟王,喜欢开圆桌会议,暂叫他亚瑟师。亚瑟师摊开粗略的地图,比例不晓得多大,大笔一挥,提出了两大概念:1)区别租界外的自由式机理(汉正街鱼骨有机生长),霸道植入欧洲文化,规整式布局,提出总体概念“国中国”;2)提出“建筑划分街道”的街巷空间形态,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方块,俗称街区(BLOCK),什么装饰主义、巴洛克风格、古典式、折衷式、斯拉夫式的建筑,能用的全给他用上,就一个字“洋气”!

于是乎,起跑点就有了这个样子。

故事二:时光回溯,一下到了公元173年,戴监军驻军汉阳,八佾歌舞升平。酒足饭饱,问谋士,城如何筑。谋士曰:“全新(NEW)之地,为了达到山水平衡(BALANCE),必循管仲之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

借用混子哥原图再创作
戴监军大怒:“听不懂普通话,说文言文。”谋士赶紧曰:“龟山南,长江北,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来个月湖,就叫却月城。” 戴监军大喜,准了。

于是乎,8公里处就有了这个样子。

故事三:时光荏苒,刷刷的就是十几个世纪过去了。192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柯布西耶发表了《明日城市》,他喜欢中国艺术,特别喜欢中国的扇子,于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要宴宾客(商业街),要起高楼(有雕塑感的摩天大楼),要诗和远方的田野(小桥、流水以及大片的绿地),要有功能理性美(复古建筑和德国理性主义的BROOKS大桥)。

西方不亮东方亮,89年过去了,他毕生理想的明日之城坐落在沙湖和东湖之间,我们叫它——楚河汉街。
于是乎,20公里处就有了这个样子。

故事四:时光你慢点,我们回个头,到了民国时期。1928年,李世光先生骑着毛驴背着干粮,亲自勘测地形,手描地图,选址在美丽的珞珈山下,东湖之滨,建一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武汉大学。于是乎请来了美国规划大神开尔斯做总体规划。开尔斯脚蹬索康尼,手拿地形图和笔,兜里是湖北盛产的橘子,拖着肥胖的身躯越过山丘(这背影朱先生好熟悉),在珞珈山顶一站就是数小时。

他说:要有一流的建校理念,贯穿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思想,采用“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手法,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对地形的巧妙利用。采中西建筑形式之长,集古典与现代建筑之美,开当时建筑风格之先。

故武大之美,老白有诗为证:江南忆,最忆是武大;珞珈山下赏樱花,工理斋上看晚霞。何日再来耍!
于是乎,26公里处就有了这个样子。

结尾:有了管仲的NEW BANLANCE,有了亚瑟师的英租界,有了柯布西耶的楚河汉街,BROOKS大桥,有了脚蹬索康尼的开尔斯的武汉大学,讲真,规划师跑了19个世纪了。朋友,你也想跑19个世纪吗,来武汉的马拉松试一试吧!
狗尾续貂:静静的坐在单位的玻璃体内,在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的深夜,大狗点燃一根香烟,思绪像眼圈飘散在窗前,十五年前教授带他去见识武汉建城史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往事历历在目。他知道,周末武汉的马拉松就要开跑了,他更清楚,所有人跑完这个历史级的42.195公里,百年都不在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