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地情况
——具体内容包括:用地性质、边界范围、用地面积。
2、开发强度
——具体内容包括:总建筑面积、人口容量、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控制等。
3、建筑退让与间距
——具体内容包括:建筑退让为基础的“四线”:道路红线、城市绿线、河道蓝线、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紫线,建筑限高、建筑间距、日照标准、与周边用地和建筑人文、自然环境关系的协调。
4、交通组织
——具体内容包括:道路开口位置、交通线路组织、主要出入口、与城市交通设施的衔接、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停车库的配置,以及停车位数量和比例。
5、配套设施
——具体内容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市场、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给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等市政基础设施。
6、城市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建筑形态、尺度、色彩、风貌、景观、绿化,以及公共开放空间和城市雕塑,环境景观等要求。
7、公共安全
——具体内容包括:满足防爆、防洪、抗震、人防、消防等公共安全的要求。
8、环境保护
——具体内容包括:水体等,以及其他环境保护要求。
9、对外交通
——具体内容包括:符合城市对外交通,包括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及市政工程设施的相关技术规定。
10、其他特殊要求
——具体内容包括:地段内如需保留和保护的建筑和遗迹、古树名木,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以及其他特殊审批程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