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联合国秘书长高层智囊团首席顾问、新城市主义运动发起人、新城市主义协会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克林顿政府总统智囊团。他同时也是中国重庆、昆明、中山、厦门等多地政府顾问。卡尔索普先生自1976 年以来从建筑到社区再到城市区域,不断地将可持续设计从最小的尺度向大尺度扩展。2000 年前后开始将可持续性扩展到区域领域,在全美开展了数个知名区域规划,包括芝加哥区域规划、洛杉矶区域规划、波特兰区域规划等。他的著作《区域城市》总结了其区域规划的实践与理论,成为全球各大规划院校必读材料。其另一本著作《未来美国大都市》中分析了20多个区域规划项目,该书被列为城市规划领域最具影响力的20本书之一。2014 年卡尔索普等人合著的《TOD 在中国》获得钱学森城市学金奖。

当今世界的区域和城市发展中,有三种类型的无序蔓延。虽然这三类各不相同,但却具有相似的城市特征和结果。第一种是以墨西哥为代表的低收入无序蔓延。第二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高层建筑无序蔓延。第三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收入无序蔓延。
旧金山湾区三种城市类型
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区位以及城市形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聚焦于旧金山湾区的城市,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三种城市类型。第一种是圣拉蒙,它是蔓延型发展。第二种是洛克里奇,它代表了紧凑型发展。第三种是旧金山,它是典型的城市型发展。

邻里间的比较
以上三种类型中,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每种类型的相关数据,包括每年的碳排放量、土地消耗、家庭汽车驾驶公里数(VMT)、步行指数以及土地价值。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研究来提升环境品质以及促进区域发展。
卡尔索普曾经发表的《加州视觉》中介绍了加州的无序蔓延,以及州政府的政策性引导。他提出两种模式,一种是区域层面任其发展(常规发展),另一种是通过有序的规划后的发展(精明增长),后者会展现完全不同的发展蓝图。卡尔索普过去几年一直在收集城市信息,进行城市足迹情景和生态系统的分析——一方面通过基础数据对现有规划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通过未来的规划进行场景预测分析。这能很好地了解地区的财政、公共健康、交通运输、建筑能耗、建筑用水、温室气体、家庭支出、土地消耗等方面的影响。这一方法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中,都可以借鉴。
以加州为例,在常规发展和精明增长两种场景中,城市蔓延、紧凑型、标准型这三种发展类型的占比有很大的不同。精明增长是大量的紧凑型发展,而非城市蔓延。

加州场景
相较于常规发展,采用精明增长模式会带来很多益处,比如碳排放量有效减少,土地消耗量可以减少的面积比特拉华和罗德岛两个州的总面积还要多。同时,基础工程的建设、运维可以节省大笔开支,税收将会增加,行驶里程数减少,建筑能耗减少,节省的住宅用水量是填满旧金山湾水量的15倍。到2050年,每个家庭能省10500美元。
洛杉矶区域规划——投资于TOD而非蔓延,投资于公交而非高架洛杉矶大区过去几年投资于TOD,而不是无序的蔓延发展。卡尔索普先生想要探讨,通过对洛杉矶大区采取精明增长的策略来改变其发展模式并带来有价值的资源。
洛杉矶新的发展之道涉及了生活出行的很多方面。就像上海一样,加州政府希望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洛杉矶新建了很多公交网络,包括铁路、BRT、公交车。其实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无论在加州还是湾区,或是洛杉矶地区,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行方式。
洛杉矶精明增长的前(上)后(下)对比
多年前的洛杉矶,有很多浪费的空间和停车场。为更好地加强空间的紧凑性,合理利用土地,卡尔索普提出了交通系统和绿化的升级,让这里更有吸引力。这里更紧凑、密度更高,看起来就像一个日常街区。无论商业还是居住功能,都能增强城市效率。
低收入无序蔓延——墨西哥城区域规划:让穷人更边缘化墨西哥城的低收入无序蔓延特征在全世界都很常见。因为市中心区域变得越来越昂贵,所以很多穷人被边缘化。在墨西哥城的城中村,居民通勤要经过好几次公交换乘,可能需要3小时。而从整个城市看,人们的居住地和工作集中地的分布十分不平均。并且2/3的人没办法通过搭乘公交上班。
通过城市增长趋势、人口增长情况、以及就业预测分析来设定一些基线,以此来建立一个发展蓝图,让工作地点和住宅分布更均衡,让交通更为合理。发展蓝图包括了“趋势、中等发展、愿景”3个层次,涉及土地、就业、交通和城市形态的控制。卡尔索普认为,在温和发展的模式下,30分钟左右的通勤时间是比较合理的。

通勤情景预测
在中国很多新建的城区,人们通勤距离比较远,步行体验很差。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来提高生活质量呢?可以加大城市空间密度,并且在公共空间引入其他功能,还可以将过大的社区分割成小的社区,合理布局高层和多层,并分化不同的功能。
卡尔索普介绍了他在重庆的实践,这是一个TOD区域的增长规划。在这个地区,要充分保护利用自然资源,并了解现有格局。原本这个区域有很多大块的土地和街坊。卡尔索普进行了精细化的设计,缩小了街坊规模,增加人行道,让人们可以步行到商业街或零售区域。同时导入公共交通,让站点与各个商业街连通,串联起公共空间、开放空间、办公空间等。从城市形态来看,湖边有高层建筑,社区尺度划分上更偏重小规模,街区的公共空间密度更高。最终,整个地区呈现出高质量的发展。

重庆TOD区域增长规划

重庆TOD区域增长规划效果图
对于中国的特点,卡尔索普提出了开发不同的社区时适用的7个设计原则。
(1)保留。保留自然资源、农业景观、良好的社区和文化历史遗产。
(2)混合。营造功能混合和收入阶层混合的社区。
(3)连接。增加路网密度,限制街坊的大小,增加机动车禁行道。
(4)公共空间。为了社区需求和生态保护,需要保留并营造公共空间和开放空间。
(5)步行/骑行。设计更多适合步行和骑行的环境,加强有活力的出行方式。
(6)公交。让公交更宜人、更便宜、更便捷、更普惠。
(7)聚焦。聚焦公交站点的承载能力,在其周边地区布局合理的密度和混合的功能。
(注:彼得?卡尔索普因故未能出席论坛。本报告由旧金山湾区大都会交通委员会(MTC)副执行董事布拉德?保罗代为宣讲。)
本文根据2019年10月31日“2019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主题报告整理而成,未经报告人审阅。文中所有图片摘自报告人所提供的PPT。“2019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