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直文 Takeuchi Naofumi
原日本国土交通省大臣官房技术审议官(都市局负责人)
竹内直文先生于197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日本建设省(现在的国土交通省),一直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先后在建设省官房政策科、都市计划科和国土交通省都市局任职,拥有逾40年的相关经验。2006年担任国土交通省大臣官房技术审议官(都市局负责人)一职,2008年进入民间都市开发推进机构任常务理事,现任日建设计顾问。他对东京都首都圈的城市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十分熟悉,是多项规划和政策的主持者和参与者。
National Capital Region(日本首都圈,简称NCR)整个区域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人口占全国的35%,GDP占全国的40%。
National Capital Region的范围
1954年—1973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大量人口涌入大都市地区。197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只有NCR的人口继续流入,其他区域的人口反而下降了。东京都的人口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人口的变化对日本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NCR有两个高层次的规划,一是国土空间战略规划(NSS),另一个是NCR发展规划。这两个规划在2005年后被整合,从那时起,NSS作为NCR的上位空间规划。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4—1973年),人口和工业迅速流入东京,造成住房短缺、交通堵塞、生活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58年制定了第一版NCR发展规划。设立绿化带、建设卫星城,并确定了每个区域的土地利用政策。特别是郊区,禁止任何开发,抑制城市无序蔓延。在第一版规划开始后不久,绿化带政策就失败了,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措施来支持其发展。因此,在第二版规划中,它被转换为“近郊整备区”的概念,在那里一部分与环境相协调的项目允许被开发。与此同时,1968年对规划法进行全面修订,建立了一套新的土地使用控制制度,并对私有产权进行重新规定。
1976年制定第三版NCR发展规划时,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稳定增长阶段,人口流入NCR的趋势趋于平稳。因此,政策的重点转向了重建城市结构,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打造“多中心城市的广域城市复合体” 。
1986年制定的第四版NCR发展规划提出“多核、多区域、复合型”的新思路。规划11个“商业核心城市”,提出了通过建设新的高速铁路予以支持。与此同时,许多大型开发项目和相关基础设施也顺利推进。这为NCR的城市结构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一方面东京经历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国际地位下降,振兴东京对日本来说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另一方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序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第五版规划提出“分散型网络格局”。
自20世纪末以来,日本开始面临许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人口减少、老龄化社会、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长期衰退、行政权力下放等。
日本国土空间战略规划及日本首都圈规划发展演变
2005年以前的国家土地规划被命名为“国家综合发展规划(CNDP)”,其主要目标是解决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问题,以及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间的地区差异。因此,CNDP的主要理念是“国家土地的平衡发展”,就是以发展和数量扩张为导向的规划。
2008年日本制定了第一个国土空间战略规划(NSS)。NSS强调了自我维持的“广域”的概念,并旨在通过“互动”来恢复它们的活力。NSS由国家土地规划和包含8个分区的区域土地规划组成。NCR发展规划成为了NSS的一部分继续存在,一些政策措施被保留下来。然而,NCR发展规划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NSS接管。
2016年最新的NSS都市圈区域规划遵循了 “互动”和“紧凑与网络”这两个国家规划的概念。“互动”指人员、货物、资金和信息以各种方式在不同地区之间积极流动。该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各区域集团之间和集团内部的相互作用,不仅领导各集团的发展,而且领导整个国家的发展。“紧凑和网络”是将各种功能集中到特定区域,并为移动和通信提供足够的联系网络。
在空间结构上,延续了第五版NCR发展规划的理念。值得注意的是,它从NCR之外的更广泛的领域来考虑交互网络。它有更广泛的计划和方案,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还包括各种经济和社会发展措施。
21世纪初,城市政策发生了范式转变,其中“城市复兴体系”是最为显著的政策。包括提高大都市国际竞争力、强调通过私营企业来促进都市发展等。
国家政府指定“紧急重建区(URA)”紧急推进城市更新,并制定和公布该地区的基本政策。在URA,大幅放宽了对城市规划的管制;开发商根据公布的政策制订发展计划,并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如果项目得到国家政府的批准,还可以获得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其一,NCR发展规划最初是在经济繁荣时期制定的,目的是为应对人口和工业迅速涌入东京而提供措施。
其二,NCR发展规划逐渐演变为总体规划,重大基础设施改善和有序城市化基本实现。而NCR的基本空间结构几乎是在人口数量达到峰值之前形成的。
其三,2000年代初,为了应对社会经济的变化,NCR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战略规划被整合在一起。规划理念也由“开发”向“利用、改造、管理”转变,提出“互动”和“紧凑与网络”概念。
其四, 2002年建立的城市复兴体系不仅是复兴日本首都圈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复兴其他大都市和地方城市的重要政策工具。
东京都政府(TMG)采取了去中心化政策,并在1981年制定了“多中心城市结构”目标,即在东京市中心发展几个副中心,分散中心城市功能。
TMG在2001年制定了“东京城市发展愿景”,以“大都市倡议”作为东京城市结构的基本概念。它遵循了第五版NCR发展规划的概念“分散型网络格局”,放弃了多中心的概念,扩大了中心区域作为“中心核”。事实上,以前的副中心都在“中心核”上。NCR发展规划已成为日本每个城市或地区空间规划的基本框架。2017年总体规划——“城市发展的宏伟设计”,也是基于第五次NCR发展规划相同的城市结构概念。

“大都市倡议”(2001)和“分散型网络格局”(1999)
本文根据2019年10月31日“2019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主题报告整理而成,未经报告人审阅。文中所有图片摘自报告人所提供的PPT。“2019世界城市日-上海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