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对整个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背景、需求、信息化基础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从建立安全高效自然资源“一张网”、建立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应用体系、构建自然资源监管决策应用体系、构建“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应用体系、组织实施、保障措施各个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指导方案。摘录内容框架如下,便于大家理解,文末可下载相关PDF:《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提升为国家战略。
将信息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信息化与人民利益紧密关联。
我国信息化已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
大力推进以“放管服”深化改革为导向的“互联网+政务服务”。
大力推进以便民利民服务为目标的公共数据共享和政务信息系统整合。
围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促进大数据发展。
立足自主可控和安全高效。
自然资源信息化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
需要形成全覆盖的三维自然资源数据底板。
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支撑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
建立“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体系。
加强自然资源数据共享。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为自然资源信息化创造了新的条件
对地观测与定位技术为自然资源动态监测提供了先进感知手段。
计算机硬件与网络的发展为自然资源信息化提供了高效的计算和访问能力。
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自然资源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技术手段。
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为自然资源信息化筑起牢固防护墙。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总体需求
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需要全面推进自然资源信息化。
全面履行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需要建立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机制。
强化自然资源监管与决策需要建立统一、全面、准确的自然资源数据底板。
提升自然资源服务能力需要建立高效、智能、便捷的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机制。
全面推进自然资源信息化需要建立完善强有力的网络安全体系保障。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业务需求
1.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
2. 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3. 自然资源资产和权益管理4. 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5.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6. 耕地保护
7. 地质矿产管理与防灾减灾
8. 海洋管理
9. 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
10. 执法督察11. 综合管理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网络强国战略部署,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三维仿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以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为基础,以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为支撑,面向自然资源部调查评价、监管决策和政务服务的信息化体系,全面增强自然资源三维动态监测与态势感知能力、综合监管与科学决策能力、政务“一网通办”与开放共享能力,提升地上、地下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与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统一融合的自然资源信息化框架体系,一批以统一平台为支撑的、贯穿四级的重要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实现自然资源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明显提升部门间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初步建成自然资源“一张网”,为各级自然资源管理之间的业务联动和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提供统一、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
——初步建成自然资源“一张图”,形成统一的数据底板,整合一批满足当前各级自然资源管理、监管决策与服务需要,统一标准、相互关联、适时更新的自然资源数据,建立分布式共建共享的数据管理机制;
——基本建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成土地、地质、矿产、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等专业系统服务与平台的接入与集成;
——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海洋管理、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执法督察等业务应用系统,初步形成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系统,实现土地、矿产、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等审批及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等业务的“一网通办”;
——接入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总对总”信息共享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国家目标的能力显著增强。
到 2025 年,形成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实现对国土空间的全时全域立体监控;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图”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基本形成“数据驱动、精准治理”的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机制,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显著优化,资源利用节约高效,资源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联网运行,服务事项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和共享开放能力全面提高。自然资源信息化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
建立安全高效自然资源“一张网”
整合完善网络资源
建设完善自然资源云
建立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
完善自然资源数据体系,建立自然资源数据目录
完善数据汇交、备案、交换与同步机制
整合建设自然资源“一张图”,更新完善核心数据库
推进三维实景数据库建设
新建互联网相关数据库
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完善平台分布式技术架构
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分布式统一管理机制
建立与政府各部门等外部数据汇集与获取机制
强化三维数据的管理、展示与应用
建立数据共享服务机制,实现与各政府部门的协同
强化平台应用支撑服务
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应用体系
开展国土空间动态监测和集成能力建设
推进国土调查全流程信息化
推进智能化地质矿产调查
提升海洋立体感知能力
提升基础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
构建自然资源监管决策应用体系
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应用
推进耕地保护监管应用
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管应用
推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监管应用
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与市场监测监管应用
推进海洋监测监管与智慧应用
推进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应用
推进自然资源执法和督察应用
推进自然资源行业管理应用
推进自然资源统计业务应用
推进自然资源决策分析应用
推进自然资源领域财政和社会资金监测决策支撑应用
构建“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应用体系
整合建立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系统
集成综合行政办公服务
推进“互联网+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
推进自然资源数据的社会化服务
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推进自然资源数据开放
PDF下载:《 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
微信端:点击本文阅读原文
电脑端:访问 guihuayun.com 规划云,搜索 “信息化”
如果你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的GIS应用感兴趣,希望掌握GIS相关技能,欢迎参加线上课程《空间规划师元技能系列课程——GIS综合应用篇》,加入QQ群:553523019,领取课程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