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新知】栏目,旨在为大家发掘整理行业新知识,带大家一起增加知识储备,每日汇总,共同学习。欢迎大家加入国匠规划学社讨论,文末可查看规划学社服务内容与加入方式。如果你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的GIS应用感兴趣,希望掌握GIS相关技能,欢迎参加线上课程《空间规划师元技能系列课程——GIS综合应用篇》。
智慧城市设计七个新规则
我们来打造一个智慧城市。首先它必须是一个城市,同时必须符合三大目标,第一它必须有安全的韧性,第二它必须是有活力的、宜居的,第三它是生态可持续的。符合这三大目标,它就是一个理想的“铁三角”城市。这个铁三角如果我们再叠加一个智慧,我们就把第一代系统论切入到智慧城市当中去了。前四个方面是特征,后三个方面是它运行的机制。
我们有新的手段来实现三大目标:即新集聚、多样性、非线性、内部模型、流、积木、标识。
新设计规则之一:新集聚
首先,我们可以把整个系统简化成它是在5G时代的新的“集聚”。任何城市都有非常明确的集聚体,由市民、建筑、企业、社区等一个一个套叠起来。但是每个主体都是有能动性的,这和前两代的系统论是有区别的,这样更有适应性。作为一个科技社区或者新科技城市,除了显性知识,隐形的沉默知识的获取更重要,因为隐形知识占人类知识的90%以上,所有新技术都是沉默知识的碰撞,乔布斯在设计新的苹果总部的时候,就要求建筑师把人的无意识的界面交谈提高30%,这就成功了。互联网时代,一个工业的开发区或一个科技新城最追求的是创造条件,人们更需要坐在一起讨论,需要捕捉演讲者交流者所有的肢体语言和潜在信息,让更多人产生更多沉默知识的碰撞。
5G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作用?因为5G是无处不连,无处不智的。一个主体无处不连,无处不智的时候,它就使沉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碰撞的概率提高了。
万物互联、万物集聚、万物智能的时代,是我们可以期待的。因为5G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的及时通讯,如车联网,智慧农业,智慧家居等等,它为创新做了准备。我们的人工智能无处不智,从一开始的计算智能走向感知智能,再到认知智能,进一步走向环境和情感智能,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且逐步升级,5G使得人工智能大大往前跨越了一大步。
新设计规则之二:多样化
第二个设计规则就是大大注重它的丰富性。
一个系统为什么会呈现多样性呢?因为这个系统里面,只要有一个子系统被取代被淘汰,新的子系统就会马上补位。新的子系统与前面的系统相比是改良过的,具有适应能力。随着多样性特点在城市里越来越普遍,通过对无数多样性通道的扩展,特别在5G时代,它跟海量计算是直接有关系的,这种新的适应能力将迅速增长,飞速发展。
看看我们3G到4G,网速增加几倍,人们从来没有预料几百万APP出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人区,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这个不确定是什么,就是多样性极大的涌现和丰富。5G将造成需求、新技术、新路径、组合、供给模式、网联、产业链等方面的多样性爆炸性涌现。5G有一个典型应用就是“增强移动宽带”,这将大大降低“宽带”成本。我们的VR虚拟现实或者增强虚拟现实可加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原来需要长时间迟延的变成瞬间就完成了,使人们远距离的互动,就如近在咫尺,伸手可以触摸,这就是把多种层次的知识聚集在一起后的应用效果。
新设计规则之三:非线性
第三个规则,我们要从线性转入非线性。非线性实际上就是一个生命体,真实系统存在的特性,无非是前二代系统论简化了而已。我们通过对滇池的一个污染治理过程便可以看出生命的矩阵,它的蓝藻是非线性爆发的,因此治理也是非线性维持的。
每个系统都具有非线性维持,整个社会只要有生命,只要有自适应,就都存在这个矩阵,而这个重要规则是在此前一直被忽略的。5G时代的到来,使这个矩阵更加的明显,更加的不容忽视。
新设计规则之四:流
5G时代到来之后,使各类“流”的特性得到了数倍的强化,使价值也开始流动。每个人的自适应性提高了,使系统更加矩阵化,非线性化。整个系统更加注重非物质流的演变。
系统是由流构成的,现代城市是一个高度的“流”空间。各种各样流之间,从1G到4G都是中心组装,而从4G到5G飞跃发展将实现任何一个端口之间能够自己组网。所以能够自组网和中心组网实际就是一个图谱,这种图谱会使得许多原来必须要通过中心来处理的流的演变轨迹,变得更丰富多彩。使很多原来不能流动的也变成无障碍的流动了。
区块链号称物联网的2.0,它是分布式计算的系统,这种分布式计算系统使人类第一次摆脱了中心控制性质的任何体系。区块链使价值能够“无成本、无摩擦”超越空间流动,也就是说资产财富能够跨越所有的障碍进行流动。区块链的另外一个技术价值核心就是穿透式的追溯,任何信息都可以追溯,这样把物的时间链、人的时间链、货币的时间链和资产的时间链全部跟流巧妙的组合在一起,这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划时代的发明,我们此前没有认识到这些东西而已。
一个新的革命即将到来。我们过去的计算很慢,这种时延大大影响区块链的应用。但是5G时代不同,第一它是海量的,它的速度大大提高了;第二,它是自组网的,这样的性能是革命性的创新,将发挥出巨大的威力。这就是5G加上区块链给人们带来的可能的未来。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了解内部模型、流、积木、标识等内容:仇保兴:5G时代的智慧城市设计初探——基于复杂适应理论视角
创新集群,培育创新的地点
(1)邻近效应
邻近效应(Proximity)、邻近经济学(Proximity Economics)也专门有大量的文献。“靠近”有两个主要的效应,一个是降低成本,一个就是促进创新。降低成本是因为邻近了之后降低物流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降低各种各样的成本,这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促进创新则主要是一种产业融合、学科交叉。产业融合有很多案例,尤其是我们今天来的有深圳的专家,深圳的产业融合这方面有大量案例,深圳有这么多的创新型企业与此有着紧密关系。
邻近效应
(2)从郊区的科学园到市区的创新街区
关于科学园,在Castells和Peter Hall的《Technopoles of the World》一书里讲到“将明显分离的科技和生产力联系在一起”。在我最近的书里出现的这个图,则是关于创新街区的一种分析,包括了创新的驱动者、创新主体、创新的培育者、创新的服务机构。我刚才说的Institution for Collaboration就是这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还有一些专有的技术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很重要。然后是各种实体空间和社会网络。
左:科学园(Castells和Peter Hall《Technopoles of the World》)右:创新街区
(3)从社会网络到公共空间
社会网络,我最近在新书里讲到了“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这是个社会学的概念,我们不仅需要强关系网网络,而且需要弱关系网络,尤其是一些跨界联系是通过弱关系网络建立的。因此Weak Tie和Strong Tie同样是很重要的。此外,一个地方一定要有Vision和Mission,要有愿景并明确这个地方的使命。
(4)从企业创新到社区创新
还有就是要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过去一说创新总是说以企业为主体,但是现在不光是以企业为主体,而是人人都可以创新,整个社区都可以创新,在公园里也可以创新,坐车时也可以创新,随时都可以有idea。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这次在新书里头特意讲了Open Innovation的来龙去脉。我们要搞创新空间的实体空间规划,就需要特别重视Open Innovation这个概念。
从企业创新到社区创新
(5)制度创新——通过空间规划营造创新集聚的前提
最后,我之所以说我今天很难回答我的问题,是因为如果没有制度创新、没有好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那么要在空间规划中营造创新的空间,就会是一句空话。制度创新是通过空间规划来营造创新集群的前提,因此要改善创新创业的环境,尤其是支持创业和中小企业。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王缉慈,创新集群能用空间规划打造出来吗?
儿童友好城市研究小组
儿童友好城市发展历程科普短漫:
记录与宣传视频
往期规划新知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空间规划师元技能系列课程
规划新知(11.23):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22):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21):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20):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8):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7):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5):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4):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3):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1):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0):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8):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7):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5):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4):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3):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2):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1):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和2000+名规划师一起
共同学习,每日进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国匠规划学社往期专题如下
城市更新 | 乡村振兴 | 田园综合体
城市双修 | 社区规划 | 创意产业园区
TOD导向下的城市设计 | 绿道规划
街道空间品质 | 国土空间规划
海绵城市 | 古城更新 | 色彩规划
生态规划 | 总体城市设计 | 公园城市
历史城区城市更新 | 规划实施评估 | 高铁与城市发展
三区三线划定 | 生态规划理论 | 双评价
公共服务设施 | 滨水空间设计 | 城市设计新理念
生活圈规划 | 创新型园区 | 村庄规划
国匠规划学社是基于知识星球平台创建的规划行业知识社群,包含每日分享、果小匠微信智能助手、城市设计案例地图、国匠规划学社专属社群四项服务,满足每一位学社会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业热点知识、方案借鉴、资讯查询、案例查找等需求。经过积累和迭代升级,目前国匠规划学社发布了1400+篇知识内容,已有2000+名规划小伙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