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新知】栏目,旨在为大家发掘整理行业新知识,带大家一起增加知识储备,每日汇总,共同学习。欢迎大家加入国匠规划学社讨论,文末可查看规划学社服务内容与加入方式。近日我们为大家推荐了两篇系列文章,分别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GIS应用——通识篇;国土空间规划中的GIS应用——数据篇;欢迎大家参加文末的赠书活动~;如果你对GIS课程感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的空间规划师元技能系列课程——GIS综合应用篇,加入到我们的元技能大家庭,成为社群中的一员,共同讨论GIS与大数据应用问题。
总体城市设计方向初探
面对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背景下新的工作要求,本次长沙市总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优化成果,加强衔接。面对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从追求速度到追求品质、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从描绘愿景到落地服务等转型需求,长沙总设的实践方向和方法聚焦在以下四个方面。
新时期背景下总设实践方向
新时期背景下,制度建设已经明确了城市设计的常规动作和底线,并有效推进了工作成熟。总设的实践在战略性、战术性、管控性、实施性等方向进行了探索。
未来更需要考虑,总设如何在多尺度、多维度上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更好地发挥城市设计的价值。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总设工作将依然会发挥其独特作用,引领高质量发展和缔造高品质生活。
基于上述长沙风貌定位及风貌格局,进一步确定长沙风貌塑造的六大战略抓手,即“一江、两岸、五核、一心、两河、三山”,并确立七大风貌策略予以落实。
提出落实风貌定位和格局的六大抓手及策略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长沙市总体城市设计与风貌区规划——新时代总体城市设计方向初探
多模式交通走廊概念
交通走廊:
交通走廊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六十年代初期研究城市交通问题时提出的概念。1961年,澳大利亚在进行堪培拉的交通规划时,把交通走廊定义为一条线路或是一系列平行线路。后来,国内的交通工程专家学者曾提出交通走廊为具备大流量和高效率特点的大通道。
基于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交通走廊可以定义为由综合交通枢纽和多条基本平行的、高效率交通干线组成的、能承担所有空间相互作用的廊道地域空间系统。它是以高效率综合运输通道为发展主轴,在轴上或被其紧密吸引的域内大中城市为依而建立起的带状经济综合体。交通走廊不仅是概念上的地域构造,也是具有一定职能的社会实体。
都市区:
都市区是一种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它是客观形成与规划主观推动双向作用下的产物,其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行政界线的束缚,实现地区资源的整合与发展。
图1.都市区组成模式图
图片来源:许学强,城市地理学(第二版)
交通走廊演变史:
在历史上,城市总是依托交通走廊蔓延发展。交通走廊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河流陆路型、运河运输型、铁路运输型、公路运输型,以及以轨道和公路为主的多模式交通走廊。
表1.各时期交通走廊模式及特点
数据来源:笔者整理
图2.交通走廊发展史
(从左到右分别为:河流陆路型、运河运输型、铁路运输型、公路运输型)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都市区视角下的多模式交通走廊空间组织研究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发展目标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网络强国战略部署,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三维仿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以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为基础,以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为支撑,面向自然资源部调查评价、监管决策和政务服务的信息化体系,全面增强自然资源三维动态监测与态势感知能力、综合监管与科学决策能力、政务“一网通办”与开放共享能力,提升地上、地下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与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统一融合的自然资源信息化框架体系,一批以统一平台为支撑的、贯穿四级的重要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实现自然资源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明显提升部门间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初步建成自然资源“一张网”,为各级自然资源管理之间的业务联动和与相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提供统一、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
——初步建成自然资源“一张图”,形成统一的数据底板,整合一批满足当前各级自然资源管理、监管决策与服务需要,统一标准、相互关联、适时更新的自然资源数据,建立分布式共建共享的数据管理机制;
——基本建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成土地、地质、矿产、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等专业系统服务与平台的接入与集成;
——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生态修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海洋管理、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执法督察等业务应用系统,初步形成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系统,实现土地、矿产、海洋、测绘地理信息等审批及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等业务的“一网通办”;
——接入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总对总”信息共享范围不断扩大,服务国家目标的能力显著增强。
到 2025 年,形成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实现对国土空间的全时全域立体监控;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图”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基本形成“数据驱动、精准治理”的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机制,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显著优化,资源利用节约高效,资源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联网运行,服务事项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和共享开放能力全面提高。自然资源信息化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文件速读,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
见缝插针的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作为大都会中心区域“见缝插针”的出现,缓解了高密度建设对人们的压力。这些袖珍公园极具针对性地为民众提供简单而短暂的休憩活动。
往期规划新知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空间规划师元技能系列课程
规划新知(11.24):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23):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22):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21):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20):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8):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7):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5):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4):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3):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1):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10):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8):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7):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5):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4):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3):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2):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1.01):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和2000+名规划师一起
共同学习,每日进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国匠规划学社往期专题如下
城市更新 | 乡村振兴 | 田园综合体
城市双修 | 社区规划 | 创意产业园区
TOD导向下的城市设计 | 绿道规划
街道空间品质 | 国土空间规划
海绵城市 | 古城更新 | 色彩规划
生态规划 | 总体城市设计 | 公园城市
历史城区城市更新 | 规划实施评估 | 高铁与城市发展
三区三线划定 | 生态规划理论 | 双评价
公共服务设施 | 滨水空间设计 | 城市设计新理念
生活圈规划 | 创新型园区 | 村庄规划
国匠规划学社是基于知识星球平台创建的规划行业知识社群,包含每日分享、果小匠微信智能助手、城市设计案例地图、国匠规划学社专属社群四项服务,满足每一位学社会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业热点知识、方案借鉴、资讯查询、案例查找等需求。经过积累和迭代升级,目前国匠规划学社发布了1400+篇知识内容,已有2000+名规划小伙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