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副院长认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个国家重大的制度性创新和设计,其理论和实践都在探索之中。他讲了三个方面的议题。
第一,要深刻认识国土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的意义,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党的十七大首提生态文明,十八大以来基于生态文明的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路线图逐步明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要注重破解新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需要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肩负着“一优三高”的任务,即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把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是新时期国家区域、城市发展的总要求。
王凯副院长提出,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任务包括这几点。(1)推进高质量发展,着重提高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和效能。(2)引导高品质生活,着力实现国土空间供给质量的升级。(3)实现高水平治理,着力保障“山水林田湖草”与魅力城乡的协调发展。
第二,客观分析已有规划的各自优缺点。城市规划科学性强、系统性强;而土地利用规划有效性强、传导性强。王凯副院长具体分析了它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指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逻辑是,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在发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各自优势的前提下,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新体制。既解决过去多年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多规合一),也为“两个百年”的伟大目标实现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第三,创新建立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新体制。王凯副院长表示,我们要切实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国土空间资源认识,切实转变“发展就是规模扩张”的空间发展旧模式,切实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刚性管控”并重的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监督”新制度。
最后,王凯副院长表示,“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它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改革,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积极探索,只有在继承、融合、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创造规划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