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气质或风格,可能包含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内容,物质的和文化的、视觉的和非视觉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但城市景观总是无声地告诉人们,城市的特色到底是什么。对于武汉这座城市而言,它的独特气质或风格又是什么呢?
2019年,在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下,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展了《城市建筑风格统筹研究》的编制工作,为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提升项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9月20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召开了《武汉市城市建筑风格统筹研究》专家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来自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及地产开发等领域的7位专家,同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筑与城市设计处、国土空间规划处、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等部门也参加了会议。
地处荆楚之地的江城武汉,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纳了众多外来文化,经历了湖广都会、四大名镇、启蒙革新、西洋开埠等多个历史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式传统、古典主义、中西合璧、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样式。与我国传统的城市相比,明显处于城市发展的较高层次上,凸显出其多元包容、百花齐放、与时俱进的建筑风格,是武汉市宝贵的文化财富。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席卷下,武汉似乎正在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一座缺少特色的城市,在城市经济急遽前行中丢失了那股火辣辣的魅力和勇气。
通过对武汉市建筑风貌现状的盘整,项目组发现,武汉城市建筑在功能发展片、历史文化片、临山滨水片目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历史文化片缺乏文化自信,建筑文化底蕴和特色不彰显;临山滨湖片,造城时间漫长,建筑风格与环境不协调呼应;功能发展片,建筑设计水平不高,缺失亮点建筑等等。
通过问题剖析,项目组提出下一步将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需要推行的建议,纳入《武汉市建筑风格统筹指引》总则要求,希望能够进一步彰显和强化武汉市“江风湖韵、荆楚汉派、包容创新的国际滨水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
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轰轰烈烈的建设不应淹没城市的个性,需要明晰城市总体风貌和建筑风格特色的主题,有方向地张扬城市魅力、增强城市的文化竞争力。
对于武汉城市建筑风格的认识,与会的7位专家都有明确的论断,认为武汉拥有绝佳的水资源优势,独具魅力的生态景观资源,悠久而斑斓的历史文化,众多的文化遗迹和旅游品牌,如何提炼武汉总体城市特色?如何凸显独有的城市人文精神?如何将城市文化精髓、内涵和气质通过具体的城市空间载体展现出来?是他们始终关注的问题。
对于此次《武汉市城市建筑风格统筹研究》工作,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李志刚首先给予了肯定。从对武汉的认识和体会来说,他认为我们面临两个问题:武汉的城市建筑风格应该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实现这样一种风格?风貌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他建议研究成果规则化、法律化,树立一个刚性的、长久的规范,长期的实施下去,建立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事前事中事后都能够让研究成果发挥作用,不要轻易改变,经过长期的积累,最后城市的风格就产生了。
武汉人怎么看武汉?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总策划张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武汉三千多年的历史,定名九十多年,文化之大气、之厚重,历来为世人瞩目,要谈武汉建筑风物,首先应该让武汉人爱上武汉,把武汉看作是追求的恋人,而不是你家的孩子。“它有缺点,无可否认,正因为武汉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才让我们武汉人生存在这篇土地有了意义。”他认为要首先建立起武汉人实实在在的认同感、自豪感,激发起大家更大的热忱,努力建设自己的城市。武汉到底在哪里?分开来看,是武汉三镇,合起来看,就叫“集于一身”。“集于一身”正面来看是兼容并蓄,反面来看是“多、杂”,基于此,他建议武汉市建筑风格总体定位语言表述要提高指向性,体现武汉个性和气度,建议是:华夏汉韵——新古融合,中外并蓄;天水之都——山水写意,中庸个性;影响未来——人本现代,包容创新。
什么是武汉?在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易西多看来,一个特大型城市要树立自己的风格一定是要有走向的,不能泛泛而谈。一个城市需要有文脉,保护历史建筑非常重要,但我们往往对于历史建筑的认知是非常狭义的,他认为对于城市建筑断代史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文保处处长王更胜认为要加强历史街区的保护,建设汉口沿江商务区,要控制开发强度,加大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力度,恢复其历史风貌,再现百年老汉口的辉煌。另外,他还提出规划要依据各类历史建筑和街区空间类型特点及所代表的文化特性,在保护的基础上再开发进行功能置换,植入合适的多样化的高端功能,并强调历史建筑再开发中的公共性,打造高品质的特色化地区,使之成为日常社会文化交往的重要载体。
武汉三镇不同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区域文化,造就了三镇不同的特色。在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邱文航看来,武汉市建筑风格统筹体系除了“分级”“分片”“分类”之外,还要“分区”,提升分区划定的合理性,在片区尺度、风格类型等方面做精细化调整,强调总体协调、局部两点控制的方法,同时要适当补充统筹指引中的刚性管控要求,处理好刚性与弹性管控内容的差异关系。
天际线是城市很重要的部分,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与精神追求。长江主轴左右岸大道是武汉的迎宾门户景观大道,也是全方位集中展示武汉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文明成果的窗口。在军运会市容改造工程下,武汉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到了夜晚,两江四岸进入“夜景模式”,一眼望去“两江灯如河”。对于武汉城市天际线的规划,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院长何明认为我们应该有一个舒缓的节奏,同时还要打造具有标识性的建筑。
2012年美国杂志《外交政策》曾刊登题为《2025年全球最具活力的75座城市》的预测性排名,武汉位列11位,比肩东京和洛杉矶。作为该排名的主要推手之一,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根据超过2650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当地人均GDP增长率等多项统计数据所得出的。来到武汉还不足两个月的万科集团武汉分公司设计总监胡强用六个“大”概括了他眼中的武汉:“大江大湾”“大湖大河”“大道大路”,对于武汉建筑风格这个议题,他认为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和而不同,立足中部,比肩全球。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和谐、精致与包容的武汉,最终一定能够形成富有武汉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