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发展战略
城市综合交通
公共交通与非机动化出行
活力街区、街道与城市设计
量化城市与大数据
原文 | Gensler
翻译 | 张鹤鸣、王昊諹、陈平林、张晨龙
徐珵、杨光、郝正博
编辑 | 众山小 校核 | 陈平林
文献 |陈平林 排版 | 刘芷辰
微博 | weibo.com/
未来对于大数据的管理和相关设施建设也可能将空间利用提升到空中:航空业的发展可以使城市间的合作更加密切,而空中客运的创新概念也可以对城市内部的空间更全面的利用,使居民可以更便捷的往返于公共建筑。同时,我们对于数据的利用也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应对快速、未知的气候及外部变化。无论科技将带领未来城市走到哪一步,未来的发展都更加容易围绕公共建筑产生。高科技下的新型医疗、教育、文化、娱乐设施都将在未来的城市设计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正因为城市触动着居住在其中的人们太多,其重要性才不言而喻。世界70亿人口有超过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范围内,而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城市区域也贡献了超过80%的全球GDP,但是城市也要为全球70%的碳排放负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相信人类对城市的感受是我们如何塑造未来城市的驱动力。作为社区建造者,我们有机会对城市面临的挑战做出回应,从经济住房到气候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将城市权力杠杆逐渐转向探索新式教育,营造出行新趋势,扩展医疗保护的可达性,重新展示作为一个“智慧城市”到底意味着什么。
随着机场的不断扩张,其重要性在本地也逐渐增加。机场早已超过传统意义上的交通中心,而更趋向于用户引导的生态系统--机场已经慢慢像一个拥有自己独特性体验的小城市:融合了住房、零售、餐饮、会议中心以及娱乐场所的混合发展模式,机场已成为远超交通的目的地。
1.未来属于航空通勤者
从悉尼到墨尔本,从东京到新加坡,空中通勤方式已经变成日常。虽然这种日常并不适合所有的城市,但是通过利用中、短途航线,使用小型客机,同时开放二级机场,只允许随身携带行李,以及增加更有效的安检系统,城市间的旅行时间很有可能会因此缩短一半。这种级别的便利可以迅速增长空中通勤的需求量,航空公司甚至可以更大胆的采取电动飞机,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2.生物信息屏将提升旅行者体验
很多机场已经开始采用生物信息识别屏幕来增加安检可靠度,同时加快旅客安检程序。全美已经有超过15个机场开始和航空公司合作测试该项技术,测试发现新科技可以节约一半的登机时间,使旅客有更放松的时间安排。该技术的主要工具是面部识别,但是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在同时增加另一项措施:指纹信息确认。
在过去的十年里,国际出发增加了4.94亿新旅客,据估,在未来的十年中这个数字还将再增加约5.07亿。
——SKIFT
图二、 洛杉矶国际机场的Delta Sky Way项目,洛杉矶
3.地产正在为机场赚钱
机场正在寻找能够负担花费的新方式,他们也极力在寻求能够改善航站楼及其他设施的新资金来源。对有些机场来说,他们的地产成为了非常值钱,焕发活力的资产。办公楼、高尔夫球场、运动场、甚至是汽车交易——这些项目都可以租用隶属于相邻机场的土地。根据机场合作研究项目(Airport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gram),全美70个机场都已采用了太阳能项目来减少机场运营电费,甚至还能提供收入。由于新出行技术的出现降低了对停车场的需求,这些更有价值的土地将会被开放并重新开发。
机场非航空性质的收入中有20%
都来自于停车费。
——U.S. GLOBAL INVESTORS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计2036年将会有78亿人使用空中旅行方式,这一数目几乎是2017年的两倍。
对于全球从未乘坐过飞机的人群,未来市场将带来80%的增长。
——波音集团CEO, Dennis Muilenburg
4.机场的便利设施也会使当地居民深受喜爱
机场开始提供更多样的配套设施,包括零售、餐饮、娱乐以及其他活动。这些配套设施将不仅仅吸引旅客,本地居民也会大量光顾。无论飞行旅客还是当地居民都感受到了机场如何努力通过提供当地美食,区域艺术活动,以及更上一层的人文体验,来营造一个真诚环境。
5.通过强调身心健康来抵消压力
针对空中旅行的种种不适,机场已经开始转变策略:重点考虑乘客的身心健康,使旅客在他们原本感觉不舒适的时间里享受一些应得的呵护。除了通过基本的自然光线,良好的空气流通来保证健康环境,现在的机场还提供室内室外的绿色空间,健身场所,瑜伽室,混合在其中的步行道,与此同时还供应健康的当地食品,饮品和产品的商家入驻。
图三、旧金山国际机场T1航站楼扩展项目,美国旧金山
6.一个扎根于场地的交通枢纽
除了增加了一个新的航站楼,面积达到54.83万平方米平米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还包括了两家酒店,一座公交枢纽站,一座高铁站,两座地铁站,和一座火车站。这是一座为高效和满足空中乘客旅行所设计的机场。
机场屋顶设计灵感来自于蓬勃的树冠,向候机大厅投射斑驳的自然光。
受到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森林和树木的启发,“树叶” 屋顶成为航站楼的标志性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阻挡大部分日光,降低炫光,同时使柔和的光线点亮整个航站楼,增加旅客的舒适度。
我们从不同层面感受着城市,从单一建筑体及空间到邻里和整个社区。正是这样城市人文体验的广度,使我们致力于让城市中心地带焕发活力,营造以人为本,社会、环境、科技结合的城市区域。也正是这样的结合,融合考虑了背景、地点、文化、历史和知识,才成为建造长久并且随时间发展的社区的关键要素。
1.描绘复兴之路
未来城市可以从韧性、可持续、以及繁荣的角度来定义。通向未来的道路并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循环的。如今我们有机会对之前建造城市所消耗的资源回收再利用:通过创造可随时间变通、适应的框架,过去的城市结构是可以与未来衔接的。这样的展望将远远超过操纵未来,而是通过紧密连接城市与自然,接受新科技,并且以以人为本的方式迎接未来。
“当今世界70亿人口,已有超过一半人居住在城市区域。城市发展轨迹线将成为决定全球人文体验的趋势线。”
——GENSLER 联合CEO, Diane Hoskins
2.通过智慧科技架构人文体验
随着转变为“智慧城市”带来的新视野,越来越多的全球城市中心开始投资综合性的数字设施建设。通过数据引导的策略制定工具,感应器以及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智慧城市策略将保证为人们提升城市体验。如果该策略导向正确,这些新科技将有可能成为解决从犯罪、无家可归,到养老和交通等一系列由于城市化所带来的难题的新方式。
3.人们需要真实,而不是虚无的设计
恢复城市活力,加强城市生活体验的渴求在持续增长。这样的未来城市愿景将创造一个以步行度和混合空间使用为价值导向,以人为本,提供安全的步行环境,为大众生活提供开放空间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扎根于本地及本地居民独特文化和价值观,与此同时,接纳当代科技和迎接全球化社区趋势的新区域。
4.通过住房支付能力来重申财富差距
由于城市各处的建设压力,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不仅工薪阶层家庭正逐渐从城市核心区域消失,城市住宅也正越来越快的远离公共服务人员和职场新人们的视线。作为呼吁社会平等的设计师群体,完全可以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领导者。增加住房机会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为需要帮助的居民导向更好的经济前景。
5.沿海城市必须适应气候变化
针对气候变化,城市必须做出最坏的打算,对于沿海城市更是这样。沿海城市对于海平面上升,飓风以及洪水等气候灾害尤其脆弱。作为保护市民的场所,城市及区域政府部门应与民营企业合作,采用创新的韧性城市策略。规划师可以提前将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大的近海区域划为湿地或停车场,同时设计抬升的交通网络以保证洪水时期的交通系统正常运转。
超过90%的城市区域都分布在海岸线范围,由于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洪水和超强风暴将会使其中很大一部分城市面临危险。
——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
图八、POPLAR GROVE 规划总图, 美国马里兰州德国镇
6.通行新浪潮:共享空中交通正浮出视线
Gensler致力于帮助人们改善城市环境,我们正持续关注出行的创新项目,以及这些项目对居民体验的影响。通过改变出行现状,人们将会有更富裕的时间,大气也会有更少的碳排放。我们对于汽车的依赖将逐渐消失,道路将重新属于行人。通过共享空中旅行,这些愿景将得到保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为Uber的空中通行枢纽提供了城市‘空’间(CitySpace)这样的概念性设计。
图十一、优步(UBER) 空中交通站,通行枢纽概念图,多区域
作为为数不多被Uber选中的设计,Gensler的 CitySpace今年6月在华盛顿特区举办的Uber提升峰会被首次展示。该设计通过实际的举措来创造一个全新交通网络框架。从顶部看,CitySpace遵循了航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Gensler设计了电力驱动的垂直出发和到达设备(eVTOL),以此跨越现有的基础设施,为行人级别的设计提供可能。
为了迅速建立一个新通行模式的网络,设计层面必须保证高度的适应性。为了确保设计能够高度适应现状,设计小组研究出可以两用的替换模组:既可以通过修缮已有建筑来完成转换,还可以用于从底到顶的完整定制模型。
CitySpace 将既是社区目的地,也是欢迎人们旅途开始和结束的连接点,同时还大量降低了当前停车所带来的城市影响。 每一个枢纽都将做为城市结构的支点,通过创造购物、美食、社交中心,减少城市拥堵,连接多模式出行,将所有公共建筑连接在一起。
智能中心是数字世界运行的框架。科技的进步将会带来市场结构的迅速改变,这些设施的具体形状和尺寸也将会多样化。虽然目前已知的设施还仅仅作为占用建筑物的独立点,但是未来,智能中心必将成为和城市景观相互融合的综合项目体。
图十二、全国儿童医疗数据中心,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
包括美国,欧洲以及东南亚在内的绝大多数区域正见证着数据中心市场的强势增长趋势。在欧洲,这种增长趋势可以归因于针对数据保护和隐私协议更深层次的规范。在东南亚,则归结于大范围的网络渗透和当代科技的增长率。
——TECHNAVIO
970亿:2017至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会增长至97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0%。
——TECHNAVIO
1.控制中心的新时代
网络犯罪隐患日益严峻,以至于最近的时代精神指导(Zeitgeist Guide)将网络犯罪称作是美国CEO们的第一担忧。各个行业的执行官们为保护他们的品牌和客户,正在积极寻找建立控制中心来抵御网络攻击。商业和经济的全球化也早已将这个威胁带到了更深处。幸运的是,科技和可视化的进步,将会改变现有的控制中心模式,新技术将帮助各个机构监督管理,并且控制最重要的计算系统。
2.通过主机代管解决对于数据的增长需求
通过主机代管,全球对于数据储存的需求的持续增长正在被解决。云端计算以其高受欢迎度,低运营成本,正在引领数据需求。主机代管数据中心也满足了其他行业,比如金融服务业的需求,由此他们可以扩大规模,降低IT成本,以及帮助管理复杂的技术栈。
预计直到2026年,主机代管数据中心市场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4.2%。
——Zion市场研究
3.更大更快的超级计算机
国家级的实验室正在全力比拼建造更快的超级计算机,这些超级计算机将被广泛应用于需要大量计算的生产任务,包括量子机械,天气预报,气候研究,以及油、气的开采。大学和医院也正在推动建立超级计算机,为科学研究、用于诊断目的的DNA序列研究提供帮助。
4.融合设施的快速增长
智能中心也正在迅速转变为多用途多功能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医学模拟实验室,多功能会议室,以及数据中心,这些核心设施将会大大提升多功能项目的效率和可靠度。
比如在大学系统,顶级数据计算力量对于帮助研究和建立行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极大的帮助。无论从病历记录,还是到医学研究,诊断过程,顶级数据计算能力在医学中心也是核心驱动力之一。 这些数据处理设备通常都位于校园内,这些设备的设计也更好的融合了周围环境。
云端计算及其持续增长的需求已经将数据中心转变为像公用事业一般的供应者。云端结构需要既灵活又安全的设施建设。
我们的学校,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宗教机构在塑造和培养我们未来的城市领导者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些机构是我们的社会基础设施,他们塑造价值观,培养学习性,传播技能,打造人文纽带。每一个机构都属于每一个人,所以我们的责任是创造一个维护多样性,公平性和融合性,友好,任务导向的区域。
1.接受教育需要新途径
拥有本科学位的群体将比拥有高中文凭的群体在一生中多挣60%,这也不得不使得学校和教育机构重新看待他们将如何传递知识。从课程设计和教育政策,到新科技和空间使用,如今有多种手段可以扩展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从教育者的角度,潜藏的主旨是:“学生在哪,教育在哪“,与此同时,也将当今学生的社会、文化、经济多样性融汇其中。
2.信念中心正在修复社会结构
绝大多数的美国人(77%)寻求信念领导者的帮助,用以强调全球贫困的问题,这些信念领导者也全心投入这些问题。当下公共服务的不足,基于信念的机构正在逐渐填补这个漏洞:通过给穷困人口提供食物,住房和咨询服务,与此同时在更广的层面建立一个更公平的社区,并在系统层面尝试解决全球问题。
图十五、MUSEO DEL ORO PRECOLOMBINO RENOVATION, 哥斯达黎加圣何塞
通过像学术孵化器和加速器这样的设施,教育机构将对当地和区域经济有很深的影响。77%的美国人寻求信念领导者的帮助,用以强调全球贫困的问题。
——BARNA GROUP
3.博物馆可以成为包容性的模板
经常参观博物馆的人期望博物馆可以提供一个平等,包容的环境。Gensler研究机构发现94%的人将博物馆作为包容性的象征。而为了达到这一预期,博物馆机构必须保障各种残障的人士进出的通道,满足不同年代人群的需求,同时也要欢迎不同背景的人群参观。包括认同所有性别的洗手间,扶手,明确指向性的标签和导览标志,警示标志等在内的设施均可以提升人们对融合性的期望。
4.一般人之谜
学校,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宗教机构之间传递的共同理念是为每一个单独个体提供服务。之前这些机构可以通过营造“一类群体“,”一般人“来解决这一理念,然而如今这一理念很难被实现。实际上,在一个多样性不断扩展的世界,传统意义上的“一般人“概念将越来越模糊。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为所有人设计,倾听不同的意见,提供多重解决办法,并且允许在设施和科技条件下提供多样选择。
5.图书馆从未如此重要
图书馆曾经是储藏书籍和期刊的场所,也是学习的殿堂,但是图书管理员对于未来有不一样的期望。他们认为图书馆应该成为社区服务的场所,通过娱乐、合作,以及在社区就能接触到的科技来学习。为了实现这一展望,图书管理员正逐步考虑新媒体生产和发布的平台。适应这样的改变意味着重新规划空间,以及重新思考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
图十六、美国育犬协会犬类博物馆, 美国纽约
使用者如何期望博物馆所带来的诚实型
和包容性?91%的人相信博物馆提供可可信度高的信息。71%的人相信博物馆欢迎各种各样的群体。94%的人相信博物馆营造了一种社区的感觉。62%的人相信博物馆可以作为心灵慰藉或者逃避的场所。
——“博物馆体验指数调查”
GENSLER 研究机构
图十七、拉玛尔大学科技楼, 美国德克萨斯州博蒙特市
图十八、林恩大学 CHRISTINE E. 中心, 美国佛罗里达州波卡拉顿
图十九、东京交流艺术专门学院, 日本东京
66%的学生更愿意在安静的环境学习。
——《场景变换:新学生群体与校园设计》, GENSLER 研究机构
6.巴黎圣母院临时教堂,一个希望与重生的象征
一场可怕的大火使得巴黎圣母院标志性的屋顶被毁坏,Gensler展示的新设计,可以使这座850年历史的教堂在修复期间仍然能够提供一个临时让人们祈祷和思考的场所。设计选址就位于这座历史教堂旁边,临时教堂将指引巴黎人和国际游客,为他们带来些许光明。
教堂采用了传统却不失典型的设计,临时结构将使用焦木作为主要材料,为临时教堂提供更强固持久的框架。焦木也是目前最古老,最有效保护木材免受火灾侵袭的材料之一。
图二十、巴黎圣母院临时教堂,法国巴黎
焦木也象征着曾经被毁坏的大教堂只会以更强大的方式重生和转变。
这个临时结构也会唤起人们对原哥特大教堂结构和韵律的怀念。临时教堂屋顶采用ETFE缓冲层,墙体采用半透明聚碳酸酯,这样的设计将会使自然光最大程度的涌进新场地内部,强调出空间的飘逸感,同时也营造视觉上的舒适。
新设计采用了和巴黎圣母院一样的空间尺寸以确保熟悉感,这个临时空间的设计也满足从宗教服务到展览到公众集市的多维度功能性。 设计团队在用建筑欢迎整个社区群体的同时,也在当弥撒活动时能够转换成一个精神天堂间寻找到了平衡。祭坛背后的可移动面板可以保证观看到巴黎圣母院的全景,可以打开或关闭以再现大教堂弥撒活动布局,也可以彻底开放,用于举办一些大型活动。
这一谦虚的设计充满了对巴黎圣母院的致敬,与此同时也为社区提供了一个可以在大教堂修复期间聚集的重要场所,更体现我们对希望和重生的态度。
消费文化、个性化药物、以及新科技再次将病人置于身心健康的等式中央。广泛分布的医疗保障网络将会直接影响人们如何接触这些服务。急诊,虚拟医生问诊,以及基于社区的健康办公室正在逐渐替代医院或者传统的医生办公室,这些变化也正在逐渐改变病人体验并改变我们城市的结构。
1.病人马上要见您了
医患关系的控制权正在颠倒,部分原因由于如今的病人对在何处、如何看病及治疗有了更广泛的选择。如今一般的医疗消费者已经有科技头脑,并且对价格敏感,他们已将医患关系认为是健康管理体系下的的平等伙伴关系。这样的转变将会对提供医疗的方式带来长期影响,无论是通过手机,网络,和摄像头,医疗服务者将有多层面的规范引导。
2.全身心的健康才是更好的健康
着力于身心健康可以使医疗中心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在实体空间内,活动区可以变成专注于身心健康的第三区。类似地,等候区也正在被重新定义为活动和健康大厅。在这里,社区成员可以接触到更多建议,参与相关讲座,或者与其他病人组成互助小组。在医疗保障系统外,可穿戴设备也能够帮助医疗服务者获取病人心理及身体健康等更多维度的信息。
3.大数据会带来大回报
大数据分析在诊断,预判结果,帮助医疗服务者更成功、更有效的针对病患需求等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数据的使用可以帮助医疗系统以更全面的视角了解病人,以此促进交流,并且创造更有针对性的照顾计划。数据导向的模拟对医疗机构也同样有益,他们将更高效的服务社区,提升病患的安全,控制成本,以及分析更广泛社区群体的健康趋势。
4.健康技术将人置于第一位
依据福布斯的观点,新健康技术行动正快速增长并逐渐扰乱传统的医保,以科技为主的新健康保险公司仅仅是这项行动的一部分。从基因检测,健康显示屏到家用个人健身策略,从工作量,物流措施到设备制造商等等,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侵入医疗市场,并将人——无论是病人还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人——置于整个体验漩涡的中央。
图二十三、希望之城(加利福尼亚癌症研究与治疗机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杜阿尔特市
也有很多人希望在传统医疗和服务设施,社区空间之间有明显的界限,而目前它们之间的界限非常随便。
——Sidewalk Labs
5.广泛分布的医疗网络将提升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保障范围变得更广,社区的整体健康状况也会随之提升。由于可能的传染病的消失,儿童死亡率的降低,以及预期生命的延长,社区群体的生活质量也会有显著改善。更多的医疗中心将会扩展生命救助信息的宣传,同时受益于传播健康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免费诊所的增加也将降低青少年怀孕,增加疫苗注射率,以及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健康方面的支出占整个世界经济的10%。
——世界卫生组织
28%的美国人说他们得到了更好的医保服务,而23%的人觉得更差了。
——晨间咨询
(以 CVS健康机构和福布斯的名义)
65%的美国人说医保的进步将会让生命更安全,66%的人说医疗事业的进步会让他们活得更久。
——晨间咨询
(以 CVS健康机构和福布斯的名义)
在美国,我们每人每年为医保付11000美元多一点,而在德国,挪威和英国,这个数字只是我们的一半。
——James Crispino, 健康领头人,Gensler
6.为病患体验为主的医疗中心设计
作为主要服务芝加哥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医院,库克郡健康中心及医院拥有全美顶尖的创伤中心。历史上,这个社区里不够资格获得医保,太穷以至于支付不起市场价的医保的成员,不得不依靠本应针对紧急医疗救治的急救部门。在那里,他们经常被诊断出慢性病,比如哮喘,糖尿病,或高血压。去急救室看一次病的钱也增加的非常多,医院有时承担了这笔支出,却在病人出院之后没有办法继续为他们提供服务。
为了满足对长期得不到照顾的社区群体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这一需求,库克郡与Gensler合作设计了一座近28000平方米的综合医疗机构。这一机构和原本的医院相接,沿着合作管理区域,为门诊病人提供帮助。新建筑包括了近一万平米的以病患为主的灵活诊疗区域,以及近一万三千平米的高度合作的管理区域。
图二十六、库克郡的健康中心及医院系统,美国芝加哥
这个全新的,以社区为本的设施旨在扩展病人获得医疗保障的途径,同时增加对病人的持续关注。
正如全美很多医疗系统一样,库克郡健康中心及医院系统重点在为更多的门诊病人提供“健康”关注,同时减少对花费昂贵的住院病人的“疾病”关心。新机构将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强调工作环境的身心健康以及病患体验。新的医疗设施不仅支持库克郡日常作为创伤医院的任务,同时也鼓励更多的人在诊断出更严重,花费更大的疾病之前做定期的检查。这项以病患为主的设计,使该医疗中心代表了未来更易触及,更加面向社区的医疗保障服务。
免费下载一览众山小提供的原文资料:
微信公众号 后台留言
或电邮 Daizongliu@qq.com
我们作为独立的专业志愿者团体,秉承专业理想与价值观,不依托任何机构,信守非盈利原则,帮助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我们关注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城市规划与发展战略、城市交通、公共交通与非机动化出行、活力街区、街道与城市设计、量化城市与大数据。至今我们已经拥有遍布全球近410名志愿者网络,并推送1800篇专业微文。作为微信公众号平台最大的线上专业志愿者团体,我们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并欢迎加入我们!
微博:https://weibo.com/
2014-2019 ? 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