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琐叔
photo by 琐叔
某天,路过北外滩动迁区,瞬间被街道上整齐的动迁横幅惊到。画面立刻穿越到香港警匪片:动迁办主任拿着话筒,对着居民不断的喊着话: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包围了,我是谈判专家XXX....
标语的NB就在这里,恶心的公众号你可以取关,不好看的电视剧你可以换台,红底白字迎风飘的标语你还真搞不定它。够不着也撕不掉还不能闭眼睛,标语每天都十分卖命的在做你思想工作...
在80年代,
宣传语就像如今的6plus一样,
占据着人们视觉生活的大部分时间。

文字有力量,
是那个时代的信仰。

在社会的任何角落里,
我们都能看到各种标语。

标语也渐渐的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新时代,
标语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慢慢的消失,
但关键时刻,
有些同志还会把它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但是,
随着民主制度的健全,
以前主语明确口气强硬的横幅,
现在也不自信了...
请看下文:
我们单纯从标语的内容来判断判断创作者的心态,其实也挺好玩的,下面我们就从文案的角度,对北外滩动迁区的标语进行解析。。。
1.典型:顺口溜标语
(作者创作时心情轻松,作者肯定的深深体会到了顺口溜的洗脑功效)
▽

2.错乱型:主语混乱
(解读:被拆迁者支持新政,ZF加快旧改步伐。感觉作者创作时有点紧张,不知到口气强硬些好呢,还是亲民一点好呢?)
▽


3.愿景型:画大饼
(早点交枪,被拆者可奔向幸福生活。)
▽

4.献爱心型:天下掉馅饼
(拆迁办把政策都送进家里了,大家还在等啥呢?)
▽


5.官方语气型:公正
(这种标语在八十年代就存在,体现出拆迁办领导两袖清风的工作作风)
▽

6.示弱型:你们是主人
(这样,你早拆也不会后悔啦,反正有健全的监督制度!)
▽

7.奉劝型:主语是被拆迁者
(早拆早幸福,体现出社会的进步,至少他们会换位思考了)
▽


8.走心型:以心换心
(我们之间的真情就像恋爱一样真诚)
▽

9.团结就是力量型
(你好我好他也好,你有房子住我有好未来...)
▽

10.领导对下属训话型
(小X,你只有做到暖人心才能得民心...)
▽

11.逻辑不通型
(本以为是世博广告,话锋一转,主语变管理者了,还能让居民早改善..)
▽

12.认真创作型
(两个坚持三个公三个心,作者真的拥有一颗文艺的心啊!)
▽



这是个烂设计师的怂号,
它肩负不起牛B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