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新知】栏目,旨在为大家发掘整理行业新知识,带大家一起增加知识储备,每日汇总,共同学习。欢迎大家加入国匠规划学社讨论,文末查看规划学社服务内容与加入方式(如果你需要提升空间分析能力,欢迎加入国匠学堂——空间规划师元技能系列课程——GIS综合应用篇,加入文末QQ群可领取国匠学堂优惠券)。本次分享全部内容如下:
系统认知空间“多义性”,统一“一张底图”
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历史结晶和空间投影,这意味着必然存在对城市的不同认知体系,存在空间的多义性。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需要从资源和资产两条线索进行系统梳理:立足资源角度,主要识别空间的实体属性,是属于“山水林田湖草”各类自然类型,抑或是房屋、工厂、道路等人工建设类型,属于“所见即所得”;立足资产角度,主要识别空间附着的社会、经济属性,既包括产权、价值等信息,还包括历史人文等其他信息,属于“所知即所在”。
围绕统一“一张底图”,武汉市探索提出“实地调查-产权校核-关联叠加”的三步工作法:第一步,突出真实性,结合“三调”工作,以土地规划、城乡规划对接统一为主,协调统一园林、水务、农业等各部门各专业的调查口径,通过实地调查识别差异图斑,对国土空间的实体属性进行统一;第二步,保障合法性,以国土空间的产权属性进行用途校核,城镇内部主要利用国有土地使用权证进行识别,外围农村地区主要通过农地确权信息、林权证、水域使用权证等进行核实,出现与实体属性不同的进行专门标注;第三步,利用武汉长期的各类数据积累,将人口、产业、建筑、历史文保等信息与各空间地块进行关联叠合,形成“地、人、房、产、文”等多元数据、立体呈现的“一张底图”。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从统一“一张底图”到共绘“一张蓝图”
都市圈未来何去何从
罗小龙:都市圈一体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上海和江苏一体化进入高级阶段,而上海和浙江一体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京津冀都市圈是父子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是兄弟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是合伙人都市圈,三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上海大都市区内部存在不均衡整合的现象,具体体现在物质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政治空间的整合不均衡,而这一现象的形成主要源于四大原因:历史联系的差异(包括历史时期的区划调整)、江浙两省不同的政治态度、临界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和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差异。
王世福:在都市圈语境下,时间概念将替代空间概念变得尤为重要,而随着交通方式的发展转变,都市圈未来可能实现从高铁交通1小时化扩展到航空交通1小时化。
王伟:都市圈价值空间的整体认知转变,从以地为本到以人文本,强调更高的可达价值、更久的可恒价值和更好的可感价值等以人为中心的空间价值实现。都市圈能否建成与发展,人是核心主线。
我国普遍存在公共服务鸿沟、产业悬崖和行政藩篱等三大难题的当下,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与地方基层执行相结合,规划与评估相结合。中国特色都市圈规划应是“科学动态界定+战略利益共识+法定治理机制+建设行动规划+评估智慧平台”五位一体的集成系统。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都市圈未来何去何从?他们这样说
可步行城市和社区的空间指标
个体尺度和邻里尺度都是适宜步行城市的重要空间指标。宋彦等总结了促进可步行城市发展的建筑环境空间指标(构建可步行城市的空间要素)。这些空间指标包括多样性、密度、设计和综合措施。尤因和赛维洛将多样性、密度、到交通的距离、目的地的可达性结合到可步行环境的五个维度(5D)。
在各种关于步行能力的个体空间测量方式中,连通性是最常用的度量之一。巴里根等认为,建筑环境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就越有利于步行和可持续的交通方式,这是独立于其他邻里特征的一个空间属性。
艾利斯等将连通性分为六个度量标准:交叉口密度;节点连接率;行人路线方向性;行人辐射范围;度量范围;定向范围。每项指标都反映出连通性与主动出行和步行能力之间的关系略有不同。使用欧几里得距离或基于网络的时间距离来计算,这些测量侧重于街道网络的连通性。
密度,包括人口密度、住宅(住房单元)密度、交通和交叉口密度、步行道密度、公共交通服务密度、服务设施密度,也已应用于了解可步行城市。对于密度的空间尺度不准确性的批评,被总结为可变面积单位问题(MAUP),主要论点集中在相对固定空间尺度的使用。由于这种批评,密度通常与大小和位置一起使用来测量社区空间。
社区整体步行能力的综合指标也是体育活动的预测指标,如步行评分、指标和评估模型等,可用于评估步行能力。其中弗兰克等利用居民住宅周围1km半径区域开发了步行指标。桑德克斯特等也开发了步行指标。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大数据时代步行城市和社区的设计
往期规划新知推荐
规划新知(10.12):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3):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4):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5):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7):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8):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20):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21):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如果你对新时期的GIS与
空间数据分析感兴趣
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学习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群
空间规划师——GIS数据分析综合应用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和1900+名规划师一起
共同学习,每日进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国匠规划学社往期专题如下
城市更新 | 乡村振兴 | 田园综合体
城市双修 | 社区规划 | 创意产业园区
TOD导向下的城市设计 | 绿道规划
街道空间品质 | 国土空间规划
海绵城市 | 古城更新 | 色彩规划
生态规划 | 总体城市设计 | 公园城市
历史城区城市更新 | 规划实施评估 | 高铁与城市发展
三区三线划定 | 生态规划理论 | 双评价
公共服务设施 | 滨水空间设计 | 城市设计新理念
生活圈规划 | 创新型园区 | 村庄规划
国匠规划学社是基于知识星球平台创建的规划行业知识社群,包含每日分享、果小匠微信智能助手、城市设计案例地图、国匠规划学社专属社群四项服务,满足每一位学社会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业热点知识、方案借鉴、资讯查询、案例查找等需求。经过积累和迭代升级,目前国匠规划学社发布了1400+篇知识内容,已有1900+名规划小伙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