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 ,传说中是一个来了就不就想走的城市。
经历了震后八年城市建设的脱胎换骨,
成都,现在的你还好吗?
成都,一个值得用心挖掘的城市,
环球观筑特邀成都建筑美学生活类新媒体“一筑一事”
对建筑游学行程精心策划,
联手打造“最成都”的建筑游学。

? 一筑一事|IFS国际金融中心
“ 国际范儿的成都建筑 ”
越来越多的海外知名建筑师在成都留下建筑作品,早前有矶崎新的“建川博物馆聚落侵华日军馆”,最近有隈研吾的“知·美术馆”、斯蒂文·霍尔的“来福士广场”、安托内·普雷多克的“麓湖艺展中心”……
矶崎新,世界知名的日本建筑师,被认为是亚洲建筑设计师的重要代表;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师,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美国当代建筑师中的代表人物;
安托内·普雷多克(Antoine Predock),曾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AIA)金奖。

▲ 建筑师隈研吾(日)、斯蒂文·霍尔(美)、安托内·普雷多克(美)

改造自成都民居老宅的崇德里,
曾被称为“成都会客厅”的宽窄巷子,
紧邻武侯祠的锦里,
有百余年历史的英国建筑师设计的华西坝近代建筑群,
成都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平安桥天主堂……每个项目都值得深入探访。

▲ 太古里、崇德里、宽窄巷子
中国“第四代建筑师”代表人物之一“刘家琨”的事务所在成都,且在成都创作了大量作品。

从早期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到后来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水井坊博物馆,
再到近期的西村大院,
建筑师刘家琨在这座城市留下了大量作品。
中国第四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包括张永和、刘家琨、王澍等,
他们生于解放后,成长于文革时期,上大学恰逢改革开放,
目前是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中坚力量。

▲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西村大院

王亥,知名艺术家、设计师,上世纪八十年代伤痕美术代表人物之一,1987年移居香港从事文化艺术活动,被称为“香港私房菜之父”,后开始涉足空间设计领域。2012年前后回到成都,打造崇德里、轻安、高宅、宽云窄雨等项目,引起巨大反响。钟鹏,川图新馆建筑专业负责人、项目经理,现任西南院设计七院总建筑师。曾在非常建筑事务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2008年至今在西南院任职。参与过的项目有”建川博物馆聚落镜鉴馆“、”威海市highland名座“等,主持项目有“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中铁信托大厦”、“万达瑞华酒店”等。宋春来,现任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04-12年在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期间担任建川文革之钟博物馆、抗震救灾博物馆、上海青浦规划展览馆、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蓝顶美术馆等多个项目的设计负责人。方强,建筑师,现麓湖艺展中心设计及实施负责人,同期负责麓湖的其他项目:企业别墅、游艇会所、总部办公、A5邻里中心等。靳洪铎 成都相对建筑合伙人,曾就职于德国建筑幕墙公司 Pazdera ,奥地利 Dietrich & Untertrifaller建筑事务所,在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任职期间曾作为白鹭湾湿地公园揽翠阁负责人,参与成都西村大院、成都明堂创意工作区等设计。侯实,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在读,重点研究西南近代建筑史,长期从事建筑遗产保护实践。毛炜希,原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西村大院项目参与建筑师,现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第二设计院建筑师。苏哲维,存在建筑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Getty Images全球签约摄影师,曾有9年方案设计经验,现兼任建筑师和建筑摄影师。何震环,存在建筑合伙人,Getty Images全球签约摄影师,20余年空间摄影师经验,职业建筑摄影师,大学摄影专业教师。牧之,建筑摄影师、建筑媒体人、一筑一事创始人。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硕士,曾在某外资房地产公司工作7年,后创办“一筑一事”,致力于搭建“建筑、美学与生活”的桥梁。
小牧,一筑一事撰稿人,传播学硕士,设计类活动策划人。
除了这张精心策划的行程表,
我们还会与知名艺术家及设计师(崇德里设计者)王亥老师深入交流崇德里建筑文化,
邀请到多位直接参与项目的建筑师同行解读,
国内顶尖的存在建筑-建筑摄影同行分享,
并能在麓湖艺展中心生态艺术馆开馆之前抢鲜观展……



布展面积12000平方米,集中解读了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建筑外形上大面积暖白色花岗岩间插花格镂空墙面,像是恰好用上了四川的竹编工艺。建筑底层用架空式的设计模糊了建筑的边界,以两个玻璃材质的“倒三角台”轻巧地架起了敦实、厚重的立方体,为周边街道提供了积极的城市开放空间。



清光绪年间,由神父骆书雅用了近10年时间,于1904年建成。这座拜占庭式建筑群完美融合了砖木结构和斜坡顶,是中国唯一一座西式风格和中式院落布局合璧的天主教堂建筑。整个建筑的梁、柱、门窗、地板全部用的是从邛崃山脉采运来的楠木,用材十分考究。在建成后的一百年历经战乱与风雨侵蚀,却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1910年,来自加拿大、美国等地的传教士创建了华西协合大学,与当时上海的圣约翰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北京的燕京大学等并列为中国十三所教会大学。它的建筑师荣杜易曾遍游了大江南北考察中国古典建筑,华西坝建筑群采用了飞檐、斗拱等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形式,又融合了英国中世纪的建筑式样,是西方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解和表达。它的样式、风格在当时被奉为典范,三四十年代华西坝一度非常著名,繁荣的时期有上百栋建筑,保存至今的有20余栋。



1925年,商人王崇德买下清代协台衙门故址所在的一块地,取名为崇德里。本世纪初,崇德里30多个环抱而成的老院落被拆除得仅剩当时的十分之一。建筑师王亥是崇德里改造项目的设计者和运营者,他接手时这里只有3个川西民居院落和一栋80年代教工宿舍,王亥将这里精心修缮,把所有历史的痕迹几乎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现在这里由“吃过”、“谈茶”、“驻下”三个符合成都现代文化生活的业态组成,也是王亥工作和生活的中心,我们将会去崇德里探访王亥。太古里、方所、高宅、博舍、IFS、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


?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太古里



? 一筑一事|方所



? 一筑一事|高宅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0年,是中国同行业中成立时间最早的大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院之一,隶属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我们将去探访这里,并与西南设计院的建筑师同行走读城市建筑。



50余人的建筑设计团队,历经7年设计施工,省图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是全西南最大的图书馆。四川在汉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省图的选址紧邻原成都皇城。建筑的整体外观取自汉代的“书阙”,两边主体建筑的竖线条像巨大的“书简”,中间连接的钢结构建成星光阅览厅,厅内层层错层式设计寓意阶梯状的“书山”,顶部的造型既寓意“活字印刷术”,又神似“电脑键盘”。




建筑设计: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总院+Sutherland Hussey Harris+泛道国际总建筑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建成后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博物馆。建筑外观由玻璃幕墙镶在全铜的幕墙表面内,整体为抽象几何的结构,通过材质、色彩和质感隐喻“古蜀文明”,彰显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建筑中留出巨大开敞洞口的城市通道,连通城市中心公共空间,也是一个具有城市尺度的画框。



这个始建于民国时期的酿酒工坊是展示川西酿酒业早期工业文明遗产的重要部分。博物馆采用与相邻街区近似的民居尺度,融入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刘家琨认为,建筑不能一味张扬自身,而应将新建筑以“缝补”的策略延续原有空间特色。但“缝补”绝非仿古守旧,而是被建筑师“衍变”为更恰当的现代性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刘家琨老师在汶川地震后研制的“再生砖”在这里成为了建构的主角,这也是用再生砖建造完整建筑的第一例。


? 一筑一事|西村大院


入选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馆展区。西村·贝森大院意图跨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创造一种将运动休闲、文化艺术、时尚创意有机融合的本土生活集群空间,满足多元化的现实需求,成为持续激发社区活力的城市起搏器。以功能的实用、结构的经济、构造的合理和材料的质朴等基本元素为出发点,超越表面设计,形成“本质赋形”的美学特征。



?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东郊记忆





博物馆选址于四川成都郫县新民镇云桥村府河河畔,用地为10亩(6670㎡),是河滩与树林相间的一块平地。博物馆以佛教石刻为藏品,采用中国传统园林布局手法,使观者穿越于不同的自然空间和人造空间。墙体结合当地施工水准,利用建筑体块之间的缝隙组织光线、展品和风景,使建筑融合于自然环境,创造出独特的场所氛围。



? 家琨建筑|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博物馆,摄影:存在建筑
建筑设计:矶崎新、刘家琨、切斯特·怀东、邢同和、张永和、彭一刚、马国馨 等建川博物馆聚落占地500亩,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建川博物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博物馆”的概念,在国内第一次将多达30余座博物馆汇集在一起,汇聚了国内外多位知名建筑师的建筑作品。

建筑设计:隈研吾设计事务所
体现天、地、水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水是设计的原点,以水来衔接天和地,建筑宛若在水的中央,与自然有机结合,达到天、地、水相融的境界。将入口处的水面及外立面的挂瓦作为知·美术馆的外观形象,把水的意境和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瓦”相和应,使得建筑的外在形态有着非常流畅的动感,但最终呈现的是一种动静相宜的状态。



项目从“负”概念出发,以地景化的城市建筑,叠加于现代城市肌理中,创造出一处隐匿的聚落式公共空间;让观者体会“山”“水”的同时,感受景观、建筑与城市的融合。对峙的V形斜屋面强调出园区轴线,形成倾斜的集会广场,同时连接屋顶“聚落”。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创造出面对城市,开放共享的公共景观园林空间。




历时八年设计建成的麓湖·艺展中心,是美国著名建筑师安托内·普雷多克的作品。他将这座匍匐于天府大道旁的大地建筑称为“疯狂巨石爆裂的瞬间”。起伏的山丘、紫红色的砂岩、微澜的湖水以及耸立的羌寨碉楼——建筑师期望通过这些元素延续最原始、直观而丰富的四川本土文化,留下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回忆。除了出众的建筑外观,麓湖艺展中心更是一座服务于城市文化艺术、时尚创意展示的城市活性博物馆。未来,当地的人们会以此为中心开展活动,自然、建筑、人也将由此构成了新的生态关系。



以中国古典建筑中的“阁”为基本原型和意境设计出来的轻盈的小建筑。建筑位于靠近湿地公园入口处的一处高地,四周为独特的湿地风景。
@ 天府一街888号天府国际社区7号楼(离双流机场车程20分钟)

大隐隐于市,结庐在人境。隐庐在都市里安家,是曲径通幽处的世外桃源,以别具一格的理念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城市生活酒店,在浩瀚酒店史里树立起一座标杆。隐庐对面就是铁像寺水街,和这个具有浓厚人文情怀的文化盛地形成整体,深化文化氛围,在都市内也能寻求到一份恬静和闲逸。

报名方式
咨询电话:137 1681 8898 (安吉)
主办方:
北京环球观筑咨询有限公司
成都市一筑一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五一小长假 同期建筑游学 招募
新加坡 4月25日-5月1日
上海+苏州 4月30日-5月3日
成都 4月30日-5月3日
——— 参团咨询 ———
13716818898 安吉
咨询微信号:angie_aj

建筑游学——送给建筑爱好者的旅游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