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富有趣味的空间组织,在滨水条件下,以住宅建筑为载体,表达建筑内部空间与户外及至街区、城市的对答,为水景的观照创造特定的空间语汇。用手语为表达的出发点,在此时成为住宅建筑形式的新抽象。日常的及物性超越了其原有功能,成为设计工作的新语言。
——《宅语·在水一方》
2019年9月29日,第三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正式向公众开放。
同济大学李振宇教授参展规划建筑版块,其装置艺术作品《宅语·在水一方》位于主展场毛麻仓库四楼。它浓缩了李振宇教授二十多年来在住宅设计领域的理解,通过八个浸在水缸中的乐高模型和抽象的手语作为表达,旨在激发设计师和公众对住宅类型创新的当代思考。
“捧”
楼台如捧,天高水宽
复式户型打破了传统平层的无趣,却会使得整户面积过大。由此设想,如果复式的下层大,上层小,则既能拥有层次丰富的居住空间,又能节省面积。而通过上下互“捧”的方式,就能使这样的户型上下堆叠起来。
“架”
复道齐空,远水近山
现代城市越是向高空发展,就越是激发起人与自然共居的渴望。如何在高层中也能拥有自己的一方自然?
将一宅一院的基本单元“架”在书架般的层层楼板上,能给每户人家一个通高的入户庭院。可遥望山海,亦可夜读静思。
“合”
邻里相合,远眺凭栏
独户合院住宅并不稀奇,但如何在高密度环境下实现垂直合院?设想左右两户的庭院“合”在一起,通过院落平台的内凹和外凸等形态变化,使每层庭院都能享受到阳光。
“田”
庭院深深,沧海桑田
院落向东西、南北分别展开,就形成了“田”字形的联院。
进一步,由“田”字形组织街区,又可形成具有内部院落和外部开放界面的“田字院”。
“围”
空中围院,水色入帘
单户自成三合院,在垂直叠加的过程中,通过阳台的曲线使阳光可以穿透各层,让住户身在高空却如坐拥庭院。
“帆”
处处楼榭,点点湖帆
在保证主体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使每户的阳台产生进退变化,将住宅打造成或曲或折的“帆”形体量。住宅形态的生动变化将打破住宅建筑呆板的形象,赋予城市新的景致。
“雁”
水外有轩,一行秋雁
当住宅的东南和西南都有良好的景观面时,如何使整栋楼的景观面最大化,甚至某些住户可以坐拥180度的无敌景观?
雁屋,通过平面的折角设计,使整体形态尽可能舒展,并充分发挥东南和西南两个向度的景观优势。
“紧”
紧致有恒,水滴石穿
当代城市用地高度紧缩,极小户型成为各大开发商竞相争夺的市场。如何使极小户型也能拥有丰富的居住空间?为创造集约、紧致、富有趣味的极小户型,我们在高层和叠墅中都做了相应解答。
此次装置展呈现的是一种浓缩和凝聚,从概念构思到空间布局,从材质色彩到构造节点,从样品采购到现场施工,李振宇教授团队前后筹备近两个月,在现场经过多日调试,力求最精准表达设计理念,希望给公众带来最高品质的艺术体验。
策展人:李振宇
执行策展人:卢汀滢,米兰
参与人员:王达仁,宋健健,羊烨,王修悦,陈柳珺,梅卿,王浩宇,张篪,田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