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一周热点(9.30~10.6)重磅来袭!
从“时事热点”到名家“观点理论”,
拓展视野,学会应用!让您掌握城市化最新动态!
来源: 联合国
内容解读:2019年9月24日发布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完成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2019 — 全球产业链:塑造群网化城市星球》。本报告为首次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在联合国总部发布,讨论了全球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报告显示,亚洲可持续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城市持续崛起。从城市看全球,报告发现,一个智慧化、全球化和群网化的城市星球在过去40年里开始形成。中国城市的集体崛起是全球城市过去40年来最重大的事件。
来源:中国城市中心
内容解读:新中国成立初期,规划“建根系”“造血脉”“强体系”,从“一五”开始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根基;改革开放后,规划“成森林”“拓视野”,从“六五”到“十三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进步。本文对从“一五”到“十二五”时期的成就进行了集中回顾,展示了七十年来中国的巨变。
来源:乡村与城镇建设
内容解读:文章梳理了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历程中村庄建设规划的发展演变历程,具体包括村镇建设、索出中国特色的农民就业和人口的非农化路径等内容。总结以往规划实践中的经验、遇到的问题和产生的弊端,有利于为新时代的村庄建设及规划提供参考,明确未来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探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村庄建设工作与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的关系。
【规划管理】基于规划权博弈理论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构建路径
来源:规划师杂志
内容解读:文章分析了现行的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优缺点,采用规划权博弈理论方法从学理、法理两方面对外部博弈和部博弈进行博弈策略分析,提出从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运行规则和反馈机制四个方面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的路径,并得出结论,即监督主体、客体在多重均衡博弈中不断调整行动,达到帕累托最优均衡,而这一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实际外部条件、内部需求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的。
期刊精粹 | 解析中国城市规划:规划范式与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国庆70周年特刊】
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内容解读:近20年来,针对中国城市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出现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市县全域规划以及“三规合一”“多规合一”等探索,但在承续既有规划认识的情况下,建设规划的观念本底并未改变,甚至仍在不断强化。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城市规划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下,城市规划体系及其内涵的发展演变,揭示出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及其发展路径的独特性与深层次原因,也指出了城市规划体系改革不仅具有迫切性而且任重而道远。
来源:城市中国杂志
内容解读:本文提出,当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冲进当下全球化的城市社会后,我们也正在被城市化的洪流淹没。从平台和堆栈的理论视角来看,城市已经不再是习以为常的人群聚集的地方,它已经被压扁成为平台的六分之一。因此,在平台上,原来所有关于城市的批判话语都需要升级,需要将程序设计、政治哲学、建筑理论、软件批判四样东西结合起来,才能来研究城市。
【Open Access】政府主导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解析——基于扬州的实证研究
来源:城市规划
内容解读:本文基于扬州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促进增长这一前提,借助相关案例研究中政府采取的空间发展策略,阐述这些行为对城市空间产生的效应,认为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城市空间发展导致城市空间结构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并由此诱发城市的低效扩张,对城市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每日一荐:韶关大宝山“火星”复绿魔法 | 生态修复十大范例评选
来源:广东自然资源
内容解读:本文梳理了韶关大宝山修复的经历,修复过程中用生态学的思想解决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环境问题,采用国际领先的“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生态恢复技术。该技术通过调控微生物群与控制产酸的微生物类群,重建一个人工或半人工的生态系统,用以稳定重金属,降低重金属迁移,实现源头控制重金属污染。通过大宝山复绿的案例为其他生态修复地区提供参考。
期刊精粹 | 基于三个维度的韧性城市评价体系发展研究【抢先版】
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内容解读:作者回顾梳理了韧性城市评价体系的既有研究,将评价体系分为三类:以韧性城市基本构成要素为核心;以韧性城市的特征为核心;以及,以韧性阶段过程序列为核心。核心的评价体系中,社会、经济、生态(自然/环境)是主要的度量维度,但是韧性城市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深层次内涵,如关心人的发展以及要求公共部门对扰动采取快速响应等,因此许多韧性评价体系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韧性、社区韧性、组织韧性、人的韧性等度量指标。
【研究】共同缔造规划工作坊——公众参与规划过程的新模式
来源:
内容解读:在国家发展理念转变与城市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对参与式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梳理,提出规划工作坊的公众参与规划过程的新模式。从规划工作坊的工作架构与流程入手,探讨公众参与规划的具体实拖方法。并以莲花香墅、曾厝垵、深井村规划工作坊的实践为例,进一步说明规划工作坊的有效性与实施性,并对其实践价值进行相关讨论。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版权,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作者和来源,转载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及时联系邮箱:1159408497@qq.com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
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