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领域取得为世界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各项规划以其客观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保障了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发挥了统筹引领的作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继续发挥好规划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本刊组织著名学者专家,围绕我国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聚焦规划管理组织体系、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等治理体系的调整和完善,共同讨论我国规划的作用及如何保障规划作用的切实实现。从9月23日开始,《》杂志公众号将陆续为大家呈现此精彩的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精彩段落
“规划无论名称如何换、岗位如何调,其职责的实质和目的应该是根据人的生产、生活及生态需求,统筹协调方方面面对未来的发展意愿,对所规划区域的用地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引导及管控,以真正形成合力、发挥综合效应,让人民能通过规划建设过上舒心、健康的生活。”
阅读全文
【作者简介】
刘奇志 (1964-),男,中国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修改日期】2019-09-02
本文刊载于《》2019年第9期
【doi】10.11819/cpr20190909a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七十年的发展变化,专业走出了一条波澜起伏的道路。前十年,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配合重大项目建设,“大干快上”地完成了一批城市的总体规划及建设规划;再二十年,则承担着前十年建设问题的责任而靠边休息;近四十年,又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导下,服务计划及市场双重经济,描绘并实现了一批城市蓝图;如今,规划专业正处在管理转型的过渡期,下一步该如何发展?的确该静下心来认真总结和思考。
1、找准行业定位
因此,规划行业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既不能以为仅凭自己所了解、掌握的材料和知识就能包揽一切地做好城市的发展布局规划工作,也不能忽视众多行业所组织编制的专项规划,而应该充分了解、掌握并参与众多行业所组织编制的专项规划,主动、及时地做好众多行业发展专项规划之间的用地空间统筹协调工作,真正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2、做好统筹协调
的编制与实施,需要得到城市政府各部门的重视及支持。然而,城市众多的管理部门对其职责所直接管理的方面是高度重视,但对其所管辖行业的用地空间规划却考虑较少,例如,武汉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水平、升学率等教育直接效果彰显的方面极其重视,但对全市学校规划布局却考虑不够;同时,各专业部门多为本部门考虑而很少考虑与其他部门的空间协调关系,往往是本行业发展需要用地空间时就去四处争抢,因其是政府部门、做政府事业、有政府支持,结果常常是绿地、学校及体育等公益性、缺资金的规划用地空间被占用;再者就是各部门只顾做自己的事情而不考虑与其他部门的联动,在政府的年度计划安排中,看上去是为市民的衣食住行有全面考虑,而建设结果常常是“住宅在城东、马路在城南、医院在城西、学校在城北”,市民反映生活不便。
出现上述问题,尽管其职能主管部门确实有责,但无论是政府或是社会最终都少不了还会找规划部门问责,因为这些都与用地空间有一定关系,处理不好这些问题自然会影响到规划的地位及作用发挥。要解决这些问题,规划部门就必须真正做好“规划引导、空间把控”的统筹协调工作。21世纪初,发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后,武汉规划部门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联系并提供编制经费支持,联合组织编制了全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并将教育规划用地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予以管理,从规划立法上保证了学校发展的用地空间。同时,还在随后武汉相关专业部门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的全面开展过程中,不仅根据各专业发展要求编制专项规划,同时还注意通过“规划管理一张图”校审,来对各专项的规划内容及用地空间进行统筹与协调;而且还在每年初对上年度的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年度建设规划来避免和解决专项规划之间的冲突与空缺。
3、真正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规划应该是围绕人而展开工作,而不能再如“以地为本”的规划重地轻人,尤其是不能只重视描绘用地空间长远发展美好蓝图而轻视市民现实生活问题的及时解决,这就要求规划师必须能真正转变理念及方法。应该认识到:规划师不能只是结合用地及建筑构图来谈空间艺术布局,而应该是重点围绕人的生产、生活及生态需要来盘整用地空间,规划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妥善地处理好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的空间及交通联系,以减少并避免其两者分离所造成的钟摆式交通;考虑如何处理好教育用地与周边居住人口的配比关系,不仅要避免“孩子上学难”,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活动空间;特别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所有功能用地上都有生产、生活的人,其配套公共绿地若被挤占,即使在远距离甚至郊区多还建绿地空间,也不能满足这些人在其所生产、生活用地上的抗震防火避难需求。为此,规划师应更全面地了解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生态发展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能通过规划管控用地来让全市人民过上舒适、健康的生活。
当然,“以人为本”的规划更应该注意到:规划,既不是为规划师自娱其乐地描绘几张蓝图,也不是为让地方领导卖地或开发商售楼换钱,而是为能真正服务好全体人民。规划究竟该为人民做好哪些方面的服务?事实上,习总书记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无疑也是对规划行业所提出的要求。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了解更多《》杂志信息,搜索微信号“”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