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柳肃(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远远望着五保田村,山坡上一片青瓦屋面,炊烟袅袅,鸡犬相闻。走进湖南辰溪县这个偏远的村落,古朴的建筑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组成一幅恬静的山村画卷,让人感觉仿佛脱离了喧闹的现实世界,回到了古代。最让人惊艳的是村前的田野之中矗立着一座古代学校——耕读所,庭院围合着中间一座两层木雕花格的宝凤楼,不仅建筑精巧,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偏远的山村田野之中,它散发着一种特殊的书气。“宝凤楼”显然是取了一个吉祥美好的寓意,“耕读所”则是真正的本质含义所在。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而同时又重视文化教育,于是便有了一个常被人谈及的名词——“耕读”。人们不仅仅注重于“耕”,同时还必须要“读”,即使是种田,也要有文化。清朝乾隆年间大学者纪晓岚有一副名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道出了中国古人的价值取向。
▲ 村口的耕读所
▲ 耕读所门额
耕读所是一座由砖墙围合,木屋架木板壁构成的三合院落,三方建筑,一面围墙,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主楼(宝凤楼)与厢房均为两层,主楼为歇山顶,厢房东侧山面的屋顶以悬山式挑至围墙外,造型精致。主楼二层用作教书的场所,村中学童在此读书;下层则是村中公用的粮仓、牛栏、农具房等,一座建筑里也体现了“耕”和“读”两种功能。二楼教书的房间建筑装饰精致细腻,厅房开有装饰花边的圆洞门;窗户花格做的团花和卡子也尽显工艺之精美。
▲ 宝凤楼
宅院大门均以玉竹石做成,精雕细琢了各式吉祥图案。门楣上的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太极八卦和蝙蝠等,以及石雀替、门槛和门枕石上雕的凤穿牡丹、天官赐福、喜鹊画眉、野鹿含花、麒麟送子及寿桃之类图案生动逼真。大门上方的门楣均为木架披檐,挑檐枋后端直接插入门墙里与厢房的木构架连接。各家门楣下有匾额题字,显示了萧氏一族悠久的历史和社会身份,例如“兰陵别墅”“兰陵门第”“衍派天潢”“干国栋家”“庆衍兰陵”“儒学名家”等等。
▲ 雕花窗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古村落、古建筑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最直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也是最真实的历史,它比文字记载的历史更真实。今天各地保存下来的古城镇、古村落和古建筑,是我们这个民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今天很多的社会问题实际上有的在我国传统社会里是已经解决了的,但是随着传统的丧失,有些问题又浮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护传统村落并不只是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开发旅游,发展经济,而是保护文化,保护一种能让我们这个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对于古村落的研究和保护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本文刊载于《》杂志
2019年 第 1 期
现在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给咱们“”加星标就好啦
只需要5秒钟哟~
关注我们,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