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与嘉绒:
我读书时就地理能考满分(笑),我来稍稍解释一下帽子云。它是一种特别的气象条件,东部气流在山前快速提升,热空气遇到山体抬升,冷热不均之后形成了云雾。云如帽子般扣在山体上,留在那边久久不消散。有点像夏天打开冰箱拿出冰糕时候云雾缭绕的状态,所以龙门山-邛崃山-幺妹峰也被称为“华西雨屏”。
学霸:
其实雪山与成都的关系,原本一直没有被深入确证,都说是“海市蜃楼”,很多诗词赏析、教辅材料将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解读为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浪漫想象。最早1989年9月那会,我上大学时路过成都时就看到过雪山火烧云。后来工作,中和的一家化工厂的工人告诉我,他们三班倒守设备时,常在早上看到雪山。但当年摄影器材没有今天那么完备,胶片机的镜头不长,很少有实录。
群主:
群里观自在老师是老成都,他说小时候看到过贡嘎雪山,那会还是挺平常的事情。还有个邛崃群友叫思考,他小时候打开门就能看到大雪塘。
学霸:
所以我们就要通过计算,打破所谓“海市蜃楼”的说法。2008年7月22日,issoss(沈易培)那张雪山与穹顶建筑的照片太震撼了!当时就引起了这究竟是“海市蜃楼”还是实景的争论。这个确证过程需要计算、分析、推理。照片在近景、中景、远景有多个参照物。我通过主题词“成都白宫”搜索出来了检察院大厦,再查精确的地理经纬度。照片的近景还有一家医院,也有精确定位。通过查看地图,连线延长,查到延长线上的雪山正是四姑娘山幺妹峰,相关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海拔高度都有数据可查询、测量,再通过照片光学参数精确,并代入光学计算,理论值与实测值误差只有千分之一。这说明成都看到的山没有折射、放大等特殊大气光学现象,就是标准的实像。
书记:
大部分人会认为只有藏区与雪山有深厚关系。但从广泛意义上说,约 4000年前,古蜀人可能正是从雪山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他们沿着岷江顺流而下,从山上逐渐往下迁徙。四川理县至今还有夬(guǎi)儒节、祭山会,显示着人们对大山的原始情感。走出大山的古蜀人,在尚是泽国的成都平原经历渔猎、农耕、定居、聚居,最终“成聚、成邑、成都”。我们与古蜀人虽没有多少直接的血脉关系,但有着对地域文化传承的认同。这份认同,就包括雪山文化。
三晋与嘉绒:
岷江水就是雪山水。经过极寒时期,冰川融化携带大量泥沙流到成都平原,让这里的土壤变得更肥沃,更适宜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