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和法国人谈论起巴黎的城市规划时,最令我感到崩溃的是,他们对于巴黎在各种区划语境下的称呼,包括(但可能不限于):Paris(小巴黎)、Petite Couronne(巴黎小圈)、Grande Couronne(巴黎大圈)、The Métropole du Grand Paris(MGP,巴黎都市区)、Aire Urbaine de Paris(巴黎城市区域)、Ile de France(巴黎大区)、Aire métropolitaine de Paris(巴黎大都会)。中间还夹杂着Les Contrats de Développement territorial(CDT,地域发展合约)、Les établissements publics territoriaux(EPT,市镇联合体)……
注:部分名称没有中文官方叫法,由作者根据个人理解进行翻译。
近些年,全法的国土改革波诡云谲,各层面的行政区划都在发生变化或者酝酿变化,巴黎地区更是这些变化的窗口。不了解这些变化,很可能就无法在规划领域的交流中掌握正确的语境。
本篇将为大家简要介绍这些关于‘巴黎’的不同称呼。这些称呼产生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数据统计与国际接轨,有的是为了谋求区域经济发展,有的是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今天这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不同‘巴黎’的来历和含义,为后面几篇连载打一个铺垫。
背景知识补充:法国的行政区划跟我们很不同,他们的行政单元自大到小分别是大区、省、市镇。目前,法本土划为13个大区、96个省,此外还有5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全国共有35287个市镇,市镇的人口规模大小不一,不足3500人的约3.4万个,超过3万的有231个,超过10万的有37个。如巴黎大区由8个省组成;人口规模较大的巴黎市(巴黎属于市镇,同时也是75省),又可细分为多个市区(即附属市镇)。如果再把选区扯进来,就更加复杂了,此处暂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