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PR】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价与调整思路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作者
时间
2016-04-06 00:00:34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点击上方
“规划师杂志”
可订阅哦!
▽
适时开展对控规的实施评价,有利于检验控规在实施过程中的合理性、适用性,使之更有效地指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作者
埃瑞弗( 上海) 规划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鲍承业
,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
分院院长助理王剑在《规划师》2016年第1期撰文,
本文参照国内外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当前控规的定位和实际情况,以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为例,探索在发展新
常态下如何建立控规动态维护的框架体系,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控规实施评价与调整工作的思路,以促使控规更好地适应社会经
济的变化和发展,增强城乡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规划实施评价的主要方法
规划实施评价主要运用定性、定量
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 种方法。定性
分析更多地适用于宏观层面,重点突出
城市发展目标、规划总体布局和结构等
内容的分析与评价;定量分析则主要运
用GIS 和RS 等技术手段, 针对实施
结果与规划内容的比对,分析得出相对
应的实施度或吻合度,强调规划实施过
程与空间布局结果的分析和评价。随着
城乡规划领域中多学科的运用及实践活
动的深入开展,原有单一采用定性或定
量分析的方法正逐步转向指标体系、评
价模型的建立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
式。
通过对规划实施前后主要指标、空
间布局与政策措施等内容的对比、分析,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利于客
观评价,作出决策。调整工作则是在充
分分析规划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提出建
议和措施,并按相关程序调整规划。此外,
公众参与也是规划实施评价与调整过程
中的重要内容,各方意见的征询应纳入
评价报告之中。
控规实施评价与调整的技术路线
借鉴现有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的理论
和方法,结合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控
规实施评价的相关工作,提出控规方案
预评价、控规实施效果评价两个层面的
技术路线:控规方案预评价层面,主要
是针对设计方案和规划内容作进一步梳
理与反思,总结主要特点;控规实施效
果评价层面,则针对功能定位、发展规
模、土地利用和实施建设等内容,从目
标一致性、实施符合度进行综合评价,
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同时,立
足城市发展背景、政策导向、发展诉求、
上位规划和资源合理利用等,客观分析
规划调整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形成
控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据此,建立起
基于上述两个层面的相对完善、直观的
框架体系( 图1)。
控规评价的实践探索—以攀枝花
市钒钛产业园区为例
1
控规调整的必要性
①符合城市总规修编的要求。
《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已于2014 年9 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其明确提出了“攀枝花市是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特色工业城市”。从符合总规修编要求的视角看,控规必须相应地转变理念、调整思路,从产业服务的视角和逻辑出发,紧抓发展新机遇,强化产业服务功能,为钒钛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②实现城市职能的战略性引领。
金江片区作为支撑钒钛产业园区发展
的唯一城市建成区,必须跳出传统产业配
套片区发展模式的束缚
原控规的实施效
果已充分证明,简单的产业配套模式在金
江片区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探索攀枝
花转型提升的新路径,以技术为引领、以
多元功能为支撑、以“人”的服务保障为
切入点,形成以人为核心、以智慧为支撑
的新型产业后勤服务的新模式。
③服务钒钛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的需要。
目前,产业园区的发展存在较大压
力,园区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一是工
业发展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和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下降;二是园区现有
项目的整体规模偏小,产业链的低端产
品比重较大,钛白粉等产能严重过剩,
导致企业利润率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
力不强;三是企业研发能力弱、技术水
平低,许多企业仍在使用磁选+ 重选选
钛、非连铸铸造与矿热炉生产富钛料等
传统生产工艺,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四
是园区内工业企业数量较多、分布集中、
密度高,缺乏基本生活配套和产业服务
配套设施。
④支撑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整体
环境和土地价值的提升。
攀枝花市必须率先引导钒钛产业的
升级转型,
在充分利用大西南地区劳动力及土地、
矿产资源、政策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
配置资本、信息与人才等生产要素,逐
步淘汰落后的产能。
从发展现状看,金江片区的环境问题
也是原控规未能有效实施的一个因素。因此,
金江片区无疑需要重新
进行规划布局,一方面加快生产功能的合
理引导、服务功能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
加强环境治理、空间布局重塑。
2
控规调整的对策建议
①总体定位。
规划将“后勤服务”从
传统的“产业后勤”提升为“智力后勤”。
规划从关注企业需求转向人才需求,帮
助企业吸引人才创造最优越的城市空间。
规划提出了金江片区新的功能内涵包
括产业技术创新枢纽、人才中试对接中
心、生态优化改良示范和钒钛产业后勤
枢纽( 图5)。
②用地与规模。
一方面,控规在满足新一轮总规确
定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和其他强制性用
地指标要求的基础上,调整降低了居住
用地的规模和强度,减少城市级服务设
施的配置,将地形条件较差的用地作为
绿地,并增加了绿地广场用地。另一方面,
为进一步加强与钒钛产业园区的联动,
在控规调整中提出新增教育用地,并融
入了产品检测、研发办公和人才中试等
与钒钛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端生产性
服务业用地,形成“产、学、研”三位
一体的功能体系。
③核心功能组织。
规划布局以人的需求为导向,针对
不同产业领域人才的实际诉求,配置、
组织相应功能,打造富有生产、生活和
生态活力的综合发展地区。以人才为中
心,融入了科技办公、教育培训、人才
中试、商贸物流和居住休闲五大功能,
并将这些功能进一步细化和分解,总体
上形成“产—城—物”有机衔接、循环高效的组织体系( 图6)。
④空间布局结构。
整体布局维系原有东西向冲沟作为
绿化走廊,形成四大主体功能。
南部:因邻近钒钛产业园区,规
划了总部基地、产业孵化器、科技研发、
质量检测与科技展示等功能,以利于与产
业园区形成紧密的空间和功能联系。
中部:结合金江老镇区的改造,
通过城镇建设,服务居民日常生活。绿
化带与商业街相结合,带动周边用地的
更新。
南部与中部之间:产业办公与城
镇生活之间通过布局职业学校实现良好
的过渡和衔接。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
一方面能尽可能利用原有城镇的基础设
施与城镇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更好
地与企业对接,开展人才中试、定向服
务和科技研发,与企业共同成长。
北部:依托高速公路和现有仓储
运输条件,发展综合物流功能,并进一
步从仓储物流转向商贸物流、信息物流
( 图7)。
⑤产业融合发展。
钒钛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产业,产
业园区的发展必须要立足于提升产业能
级,形成“采矿—各级加工—高端产品—
市场定价权”的链条。
⑥道路交通及主要设施。
基于片区功能定位与发展
规模对规划区内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进
行再次论证,建议合理调整原控规确定
的城市级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值得
强调的是,规划加大了对教育科研设施
的建设力度通过多方协调、努力,引
入了攀枝花技师学院和四川机电职业技
术学院两大院校。
⑦绿地、环境。
引入“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通
过山体、公园、乡土植被等绿色节点及
绿道、河流等生态廊道的建设,使金江
片区形成一个内外关联、开放的绿色空
间网络。
⑧控制指标。
金江片区原有定位为城市副中心,
因此原有控规所确定的开发规模和强度
相对较高。本次研究认为,应立足产业
和人才的服务,以打造更宜居的城镇空
间环境为目标,提出了降低居住、公共
服务地块的开发指标,提高绿地的用地
指标。产业发展地块指标则按照国家相
关规定执行,在符合有关规范的同时,
各地块的控制指标要尽可能为产业的发
展创造条件。
笔者认为,本次控规调整的重要依据在于上位总体规划修编提出的要求及发展背景的改变,因此后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控规如何更好地反馈总规的路径设计;针对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这不是控规调整能决定的,而是需要在更大区域范围进行协调和研究,并作为控规适时调整的依据;城市发展的诸多不可预见性、项目建设的不确定性,也是当前控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规划必须尊重社会智慧,既要发挥好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价值,也要留出空间,
为自下而上的原发性社会创造与智慧的迸
发提供“互联互通”和“互激互融”的广
阔舞台。规划应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与产
业变革的客观规律,研究科学、研究问题
的本质,这样才能在大调整、大变革的历
史转折期,对城市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指引,
而非浮在表面,或屈从于某些意志,做一
些表面文章。
文章详见《规划师》2016年1期《
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价与调整思路—以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为例
》
全文详见《规划师》官网:www.planners.com.cn,会员可免费下载。
欢迎投稿
只要您关注城乡规划学术前沿
愿为大家分享您的美文
欢迎赐稿
投稿QQ:2325124337
投稿热线:0771-2438012
长按二维码识别我们
快速关注规划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