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由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策划并积极推动的“传承与创新——当代地域建筑设计创新论坛”乘金秋之季来到了美丽的青海西宁,掀起了当地城乡建设行业对“绿色建筑”“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以及“乡村建筑与创造”的学术交流浪潮。

本次论坛得到了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大力支持,由青海省勘察设计协会主办,青海鼎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协办,同时得到青海省土木建筑学会的积极助力。

现场签到

参会学员
青海省业内骨干技术人员2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参会领导和演讲专家合影
出席论坛的领导有: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熊士泊,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勘察设计处副处长张晓娟,青海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胡东祥,青海省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宋贵滨,青海省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青海鼎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生龙,青海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沈波力等,论坛全程由青海省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宋贵滨主持。

主持人:青海省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宋贵滨
论坛开幕式上,青海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胡东祥致欢迎辞。对郭海鞍、赵昕和盛况三位专家的到来表达了热烈地欢迎,并称在如今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青海在建筑设计上的摸索与创新离不开各位专家的支持,更离不开建筑理念和创新的共融互通。

青海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胡东祥致欢迎辞
论坛对话“传承与创新”,聚焦当地建筑与设计。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秘书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乡土创作中心主任郭海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节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赵昕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盛况三位业内顶尖专家分别从乡村建筑与创造、绿色建筑、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这三大主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解读,共同探讨了“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经验与感悟,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精品案例和项目展示。

郭海鞍
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秘书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乡土创作中心主任
郭海鞍主讲的《文化引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以独特的视角,见微知著,依托优越的乡村自然条件和较好的旅游基础,从乡土文化挖掘、重塑着眼,坚持以“乡村文化”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以三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为样板,为大家分享了集聚“特色地域、乡土文化、特色景观、特色设计”于一体农旅深度融合的现代农村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为青海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与参考。

赵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节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
赵昕主讲的《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未来趋势》以绿色建筑的起源、现状、发展、案例和未来为脉络,系统地剖析了绿色建筑的深层内涵和价值,并以实操的案例来深入解读如何真正通过绿色建筑来实现价值倍增。并特别指出,未来是数据为王的时代,如果青海能把握住当地建筑和生态体系的所有关键数据,那么就具有了先发优势,引起了广大学员的高度共鸣。

盛况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盛况主讲的《城镇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展望——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实践走向城市更新》,首先将课题从中央到各个地方进行了深入解读,指出城市双修的重点是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对城市当前所存在问题的综合治理,但是这种治理不能只是表面现象,作为城市非物质要素的建筑文化同样应该在这一次城市建设的大运动中被重视。提出建筑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是一个城市的传承,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并通过自己在城市更新中的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对所提观点予以深入探讨和总结,给广大学员提供了一个立体、全面的“城市双修”感观学习。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熊士泊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熊士泊对于三位专家的讲座予以高度肯定,希望今后青海建设行业能与时共进,多与中国建筑、建设顶级学术机构进行交流,追求更卓越的发展。
本届论坛以“传承与创新”为引领,对话行业顶尖专家,对话建筑设计及规划的最新理念和思维,成功将中国建筑学会核心学术资源推广到地方并引起了强烈、积极地反响。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期待与青海住建厅、青海省勘察设计协会,以及青海鼎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继续合作交流,为青海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