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范围为青岛中心城区,基础数据选取青岛市中心城区范围高德地图POI兴趣点数据总点数194064个,172个小项,对POI数据进行不同方式进行分类和统计。同时多样化数据来源,结合规划数据、新浪微博等数据,分析公共服务及活动状况。
结合青岛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和初步分类,共计分为:商业金融服务设施、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体育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共7个大类。
表1 高德地图兴趣点数据总点数及初步分类
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确定各类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少年儿童,本文以此为例)常用的服务设施。调查发现,老年人除了社区公园、医疗、菜市场(商业设施)之外,因需接送儿童,幼儿园等也是常用的设施之一;少年儿童常用的设施主要为幼儿园、小学以及各类体育文化设施。
综合运用与公共服务相关的多源数据,可以分析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区及以下级)的空间分布、服务半径,同时结合现状居住用地、人口分布数据,进一步探讨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能力和服务能力。
结合小数据(问卷调查)和大数据(POI),可以将老年人、少年儿童常用设施的服务能力进行叠加分析,从而将针对各类人群的社区服务能力直观反应在用地上,从而识别针对各类人群的服务薄弱地区,为社区服务设施精准化布局提供指引。

图1 针对老年人、少年儿童的社区服务叠加分析技术路线
研究首先进行了各类服务设施的基本服务能力分析,然后按照上述思路,进行基于全人群的社区服务能力叠加分析。
以青岛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为例,基于路径搜索算法,按照幼儿园300m、小学 500m、初中1000m 的标准计算现有教育设施的覆盖范围,将分析结果与现状居住用地和居住人口进行叠加,分析基础教育资源的服务能力。
此处以幼儿园为例,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按照300米覆盖范围,青岛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市南区、市北区幼儿园覆盖度较高,城阳区、崂山区覆盖度较低。其中,市北区覆盖达72%,且48%的区域存在多种选择性的可能。

图2 青岛市中心城区幼儿园300米覆盖度
以同样的方法计算文化、体育、医疗设施的覆盖范围,将分析结果与居住用地和人口进行叠加评估,分析文化、体育、医疗设施的服务能力。

图3 其他各类设施覆盖度
通过公众参与,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面向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少年儿童等,甄别各类人群常用服务设施。研究主要对老年人和少年儿童进行重点分析。
①老年人。依据问卷调研及现场访谈,筛选老年人常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幼儿园、社区公园、菜市场、医疗设施等)叠加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青岛市中心城区李沧东部、浮山新区国信体育场周边、浮山前、重庆南路长沙路周边以及边缘区域服务能力相对薄弱,针对老年人这一特定人群的服务设施需要特别加强,从而为相关服务设施配置和规划选址提供依据。

图4 老年人常用的各类设施覆盖度
其中,市南区市北区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能力最好,布局相对比较合理,叠加分析的四种设施完全覆盖的区域分别占到全部居住用地和人口的53%和63%。而黄岛区,虽然一种设施的服务能力达到26%,但是由于针对老年人群的各类服务设施布局相对分散,因此综合服务能力较弱,空间布局尚待统筹。
②少年儿童。筛选少年儿童常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幼儿园、小学、体育设施)叠加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浮山新区国信体育场周边、浮山前、重庆南路长沙路周边以及边缘区域服务能力相对薄弱,针对少年儿童这一特定人群的服务设施需要特别加强。
其中,同样是市南区市北区针对少年儿童的社区服务能力最好,布局相对比较合理,叠加分析的三种设施完全覆盖的区域分别占到全部居住用地和人口的51%和62%。而北部的城阳区,由于部分区域为新区,配套尚不完善,无覆盖比例达到35%,三种全覆盖的比例仅仅达到12%,针对少年儿童的社区服务能力比较差。

图5 少年儿童常用的各类设施覆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