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周琳,于连莉.市域国土空间规划视角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探讨[A].中国土地学会.自然资源管理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201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12
[2]周琳,孙琦.面向城乡规划转型的土地利用分类标准探讨——兼评《城乡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征求意见稿[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C]. 2018:9
[3]谭纵波,高浩歌.日本国土利用规划概观[J].国际城市规划,2018,33(06):1-12.
[4]徐颖.日本用地分类体系的构成特征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06):22-29.
[5]戚冬瑾.城乡规划视野下多维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5.
[6]林坚,付明达,乔治洋,等.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6年展望——土地资源与利用规划分报告[J].中国土地科学,2016,30(3):78-87.
[7]党丽娟,徐勇,高雅.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及空间结构评价方法——以燕沟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193-197,203.
[8]张红旗,许尔琪,朱会义.中国“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J].资源科学,2015,37(7):1332-1338.
[9]林坚,柳巧云,李婧怡.探索建立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4):51-60+2
[10]徐晶,朱志兵,余亦奇.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初探[J].中国土地,2018(07):22-24.
[11]王向东,龚健.面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评析与整合[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18:18
[12]姜涛,潘聪.基于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用地分类标准研究[A].中国土地学会.自然资源管理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201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12
[13]龚健.适应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规划用地分类研究[EB/OL].https://mp.weixin.qq.com/s/cGUzmHdRQhf6XMWQKetK8A,2019-1-5
[14]程遥,高捷,赵民.多重控制目标下的用地分类体系构建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