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手机端阅读的特点,我们特地邀请作者撰写了文章精华版,与全文一起推出,方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内容。对该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阅读全文。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精华版——
——全文——
【摘要】可步行性是城市步行友好程度的重要表征,也是健康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当前可步行性评价方法中,步行指数是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针对人体健康,本文探讨从环境和社会两个维度,进一步优化步行指数的测评方法。在环境维度建议考虑空气污染与步行活动的关系;在社会维度考虑人口对潜在步行出行的影响。本文提出选择这两个维度的具体指标和数据类型,主要增加交通污染数据、人口密度和年龄结构数据,建构纳入路径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上海市(原)静安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路网按路段进行评测,比较纳入新要素后的测度结果与原有测度结果的不同。通过分析新要素纳入的必要性和显著性,本文对道路的可步行性进行深入分析,为提升步行活动和促进公共健康提供基础。
图2 静安区道路早晚高峰平均饱和度
图3 静安区道路车流量估算
图4 静安区道路交通污染水平
图5 静安区各路段叠加交通污染的步行指数得分
图6 静安区街道叠加污染衰减的老年人步行指数
作者:顾浩,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周楷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wanglan@tongji.edu.cn
美国费城城市复兴项目中的健康影响评估
健康城市规划与评估:兴起与趋势
健康城市指标——衡量健康的适当工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