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智能城镇化”专栏,向大家推荐一本关于智慧城市公民参与研究的书籍。
(专栏编辑:解本豪,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吴志强院士工作室助理规划师)
智慧城市的电子参与: 公民参与的治理技术与模型研究
E-Participation in SmartCities: Technologies and Models of Governance for Citizen Engagement
来源:Manuel Pedro. E-Participation in Smart Cities: Technologies andModels of Governance for Citizen Engagement [M]. Springer, 2019.
近几十年来,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ICT) 的进步,使政府可以采用技术基础设施来优化向公民提供服务的途径。ICT也在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民主政治和治理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帮助智慧城市的政府让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中,也使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更加便利。
但Manuel Pedro指出,由于政府结构和公民的固有多样性,公民通过电子参与的“智能治理”模式建构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透明度、效率和有效性常常被认为是其主要好处,但案例显示公民无法在这些平台上有效地参与是已有提案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重点已经转移到公民及其使用电子政务系统的能力:这不仅需要适当的技术基础设施,还需要用户积极的承诺、知识和技能等。为促进用户电子参与系统的有效实施,需要构思良好的策略和推行计划,并建构治理技术体系与治理模型。
基于此目标,Manuel Pedro 等人在本书中通过三个部分,分析智慧城市中公民参与的实践并建构智慧城市中电子参与的技术和模型。第一部分试图分析智能城市背景下推动电子参与的智能项目的情况,通过研究智能城市中地方政府使用的技术工具,探究提高公民在公共领域决策过程中的电子参与技术方式:将重点放在政府智慧城市倡议、平台应用等有利于公民在欧洲智慧城市中的电子参与模式;同时在《西班牙智慧城市网络》的背景下进行实证研究,确认智能治理模式已经在大城市的门户网站上得到了巩固的方式,增加公民参与机制的可能性探讨,发现智慧城市模型实施速度的不同取决于地域和政治背景;此外通过分析311种公民参与技术,总结确定各类不同移动应用程序进入政府的运作方式及逻辑。
对于智慧城市电子参与模式及影响电子参与实施的组织问题,Manuel Pedro 在第二部分中分析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治理模式的效率并展示了促进智能城市的电子参与的模式和组织问题,他强调尽管自治经常被忽视,但它在智慧城市理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人、技术和政策聚集在一起;同时他以三螺旋模型为基础,从所有利益相关者那里收集信息,提出关于智慧城市行动/项目的建议,从而创建一个“360度”模型,用于对任何感兴趣的城市的智慧城市干预进行优先排序。
最后基于前两部分的研究Manuel Pedro提出了在智慧城市背景下,鼓励政府和公民电子参与智能治理的激励措施,包括保障制度机制有效性的措施,如政策、法律、规范的制定;加强智能结构治理以及重塑公众对公共机构的信任等。
(供稿:申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vip.126.com
识别二维码 订阅本刊2018年电子阅读版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org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Email: @vip.126.com电话:021-65983507传真:021-65975019微信号: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