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规划新知】为大家推荐的内容,分别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精简、全国传统村落可达性分析、两则读书推荐、以及对存量中上海大学路的规划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江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编制工作方案》发布
《方案》中指出,总体预期工作成果由以下内容组成:规划总报告、专项工作、专题研究、技术规程、信息平台。
(一)规划总报告
《江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年)》,含文本、图集、说明。
(二)专项工作
1.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2.江西省“三线”评估优化和调整划定;
3.新时期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资源保护和开发研究;
4.江西省主体功能区划战略和政策制度研究;
5.江西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调查和研究;
6.江西省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
7.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研究;
8.大南昌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含城镇体系规划);
(三)专题研究
形成十六个专题研究报告(均为已有成果,由原承担单位继续完善深化)。
1.江西省国土空间开发现状与人地关系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江西省地质环境安全研究(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3.江西省国土综合整治研究(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4.江西省区域协同发展与重点区域脱贫攻坚研究(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
5.江西省国土空间开发重要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6.江西省乡村振兴空间策略研究(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7.江西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研究(北京师范大学);
8.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战略专题研究(江西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9.江西省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专题研究(江西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10.江西省林业资源保护专题研究(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11.江西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专题研究(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12.江西省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专题研究(江西省发展改革研究院);
13.江西省绿色城镇化发展(中长期)专题研究(江西师范大学);
14.江西省旅游业发展(中长期)专题研究(江西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15.江西省综合交通体系(中长期)专题研究(江西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16.江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保护专题研究(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江西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规程
1.江西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
(五)江西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一套规划数据库、一套应用系统、一套平台搭建标准。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江西省印发 《江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编制工作方案》
如何简化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
摘录:几年前,规划界热议过一个话题,如何简化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让总体规划更好地发挥作用,有过专门的研究课题,年会自由论坛也曾经专门讨论过。
规划自古以来就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规划的作用,真正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博采众长,传承优良传统,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既要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又要把握火候、科学施政。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编者絮语】精简
最遥远的故乡在哪里 ——全国传统村落可达性分析
摘录:如今,中国高铁、机场交通方式层出,2017 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已达 2.5 万公里,新建高铁车站 500 多座,那传统村落的可达性有何变化?也许地形不是唯一限制,综合因素的叠加才是原因。
中国传统村落交通可达性图张海荣
数据来源: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数据库中6819个传统村落的分布数据,结合百度数据中的交通数据,以全国高铁站点及飞机场分布作为基础,取两种交通方式站点中最短通行时间,对照分析得出全国传统村落的交通可达性时间图。右下角图例为通行时间分段。
数据说明:在全国6819个传统村落中,有50%的村落距离最近的高铁或飞机场的时间为84.23分钟,75%的传统村落到达时间在2小时左右。
这是全国各省传统村落交通可达性分布图,全国有37.4%的传统村落可以在1小时以内到达最近的高铁站或是飞机场。这类型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海运的便利让这里如今仍处于经济的前沿阵地,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密集又反之促使高铁、飞机站点(以下均称为“最近交通站点”)分布的密集性,进入了便利者越便利的循环中。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数说传统村落3|最遥远的故乡在哪里?
读书推荐——《精明准则》
《精明准则》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既是城市设计导则,也是城市规划法规,是一部以空间形态为视角的城市设计文件。它包含有条文、图表,类似于我国的设计规范。
如上图所示,TI自然地区是完全自然的生态地区,T2是有一定人类活动的乡村地区,T3是郊区,直到T6是城市核心区。在这个体系里,《精明准则》涵盖了大到区域、小到建筑的多层次、多尺度空间形态。它们彼此关联,并自成系统,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城市设计体系。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规划行业迷茫之时,“精明”的人读《精明准则》
成规划,败规划,但谁说可以不规划?
摘录:新制度经济学鼻祖 罗纳德?科斯曾经用农夫和养牛者(注:牛奶还是光明好,散户养牛没保障)为例,讲述了不依靠外界干预,产权主体如何通过谈判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故事。
参照科斯的思路,如果没有规划的干预,大学路的故事该如何发展,我们也可以模拟一下。
故事的起点还是开发商建了一个社区,一边是底层商业,上面办公,另一边是居民住宅。商业、住宅和办公是不同的业主,而且都对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
当地区条件改善,办公楼的业主发现如果把办公改为商业,扣除消防改造和增加基础设施容量的花费(这些费用全部由改造者承担),还是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办公业主一定不会放过机会。于是,办公逐渐变为商业。
然而商业引入后,虽然消防、安全、排污等都不成问题,但噪音、油烟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居民开始抗议。原办公业主就和居民展开谈判,最终达成交易:原办公业主将“办改商”增加的收益分一部分给居民作为补偿。居民拿了钱,要么搬到别处,把这里租做办公;要么买个耳塞,装个空气净化器,还有余钱改善生活,心情好了,也就继续忍着了。
这样一来,原来的居住就可能逐渐改为办公,混合一部分居住。当然,新来的办公和居民也许还会有矛盾,但只要通过谈判加交易,社区终将进入新的平衡状态。这个过程中,商业功能造成的外部性通过人民币实现了内部化,而大家的收益都提高了,土地价值也得到了提升,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皆大欢喜。
我们把这种整体收益增加,而且大家都高兴的解决方案叫做实现了“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是对“帕累托效率”的改进。
问题就怎么圆满解决了?当然不是!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成规划,败规划,但谁说可以不规划?——大学路功能混合引发的思考
《城市中国》推荐十本讲巴黎的书
《地下巴黎》,《印象巴黎》,《伦敦和巴黎:20世纪国际金融中心的嬗变》,《烽火巴黎1939-1944》,《枫丹白露宫:千年法国史》,《我的巴黎:18位名人眼中的浪漫之都》,《地下墓穴:巴黎的地下史》,《二战中的巴黎》,《巴黎:现代城市的发明》,《巴黎悖论:重回城市本质》
《城市中国》085期《巴黎悖论》:城市规划界有一个老问题,奥斯曼究竟有什么“能力”,使巴黎被他改造之后的一个半世纪从不落伍?奥斯曼的城市设计导则,尤其是建筑的高度、街道的宽度,为什么这么合理?
本期课题提醒我们,别急着回答这些时髦的大问题,先想想问题本身。为什么全球的城市没有都像小巴黎一样,都变得像巴黎?巴黎在后来的城市扩张中为什么也“背叛”了自己的传统?从居住到文艺,从建设到风貌保护,巴黎城市规划史的演进过程给了我们一个窥探的契机,去思考巴黎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巴黎能给世界上所有的城市带来什么经验和教训。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城市中国》推荐十本讲巴黎的书
以上为今日的规划新知,欢迎关注公众号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每日学习,共同进步
注:国匠规划学社提供(1)每日资讯、观点、案例分享,(2)果小匠微信个人智能助手,(3)城市设计案例地图,(4)国匠规划学社专属社群四项服务,点击查看详细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