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起,朝阳门街道办事处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机构共同开启了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的公众参与实践,为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推行奠定了宝贵的试点探索。多年的工作经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东四南独特的街区更新多元协商模式。
为了让更多社区居民和社会公众亲身体会协商议事的过程与意义,9月8日下午,责任规划师们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与式设计游戏工作坊。工作坊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理念出发,借鉴上海大鱼营造工作坊游戏机制,以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实践经验为基础,面向胡同、老旧小区的实际现象,邀请参与者共同发现问题、商议解决办法、积极开拓资源,形成可落地、可持续的空间更新和社区治理方案。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策划,首场参与式设计游戏工作坊在史家胡同博物馆开启了首秀。朝阳门街道办李哲副主任为工作坊开幕发表致辞,来自北京各地的责任规划师、建筑师、高校学生、热心公众和东四南居民一起,围绕社区老大难问题各抒己见。协商过程中既有彼此的不理解与不认同,也有真挚沟通带来的换位思考与齐心协力,既有你一言我一语的精彩创想,也有毫不留情的“找茬儿”与挑战。
结合实践经验,责任规划师精心策划了玩家角色、社区资源与外部资源卡牌,看似平常的棋牌室、花友会、广告牌等“小道具”,都会在街区更新与社区治理中发挥大作用!
卡牌设计理念
角色卡牌:希望参与者可以抛开原有视角,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
社区资源卡牌:为了让参与者感受到在开展社区参与设计过程中,资源往往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限定每组只能随机抽取5张内部资源卡牌,用社区币购买2张外部资源卡牌。这些卡牌代表可以利用的资源,希望参与者可以在限制条件下通过创意和智慧来发挥这些卡牌的最大功效,解决社区问题。
通过三小时的游戏工作坊,小组成员们逐步体会到社区工作的多面性、复杂性,也体会到了作为社区和城市主人翁的责任感与价值感。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思考、讨论与批评、优化,大家的方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扎实,也越来越有成就感。
多元协商的激烈过程与大家共同努力形成的方案,为责任规划师公众参与实践和东四南社区发展提供了宝贵启发。
在最终交流的环节,有人说“解决社区问题需要共同努力”,有人说“美好的社区要照顾到其中的每一位成员”,还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大家一起来找茬儿,我们的城市会更好!” 游戏工作坊虽小,却让参与者亲身体会到参与城市规划的意义与成就;期待以此为起点,北京城市规划和街区更新的公众参与实践不断前行!
本组发现社区车辆乱停放问题,利用抽取到的社区文化节、智能广告牌等资源卡牌进行社区停车问题宣传与教育;引入科技公司和基金会等外部资源,加强在地组织的协调和技术开发;通过给胡同居民发放停车卡,设计停车小程序,实施共享停车方案,全方位打造一个智慧停车胡同。
本组注意到社区公共空间使用功能混乱的问题,引入社会公益组织和高校团队等外部资源,进行社区空间规划宣传和项目管理,高校团队注重无障碍和儿童友好。结合内部资源在地协商,邀请多功能的利益相关方。通过社区内外部共同协作,实现环境、公共空间和创造的心声。
第三组 从段子开始解决问题
解决小区居民圈地自建小花园
本组重点关注社区内居民圈地自建小花园问题,并借助社区幼儿园、花友会、相声评书小组等居民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引入设计师,带领居民共同进行小微花园设计。
第四组 打造朝阳门新时代文化品牌
解决社区居民住宅杂物乱堆的问题
本组旨在解决居民住宅杂物乱堆放问题,引入网络宣传、网红大V等外部资源进行环保与社区营造宣传,借助社区治理手段达成居民共识,以社区文化节等资源卡牌为载体,推动社区文化和品牌的建设。
第五组 美好社区共同缔造 智造美好
解决社区自行车杂物乱堆放现象
本组观察到社区公共绿地自行车杂物乱堆放问题,利用在地商家、社区诊所等社区资源提供资金支持,借用社区幼儿园、图书室场地开展口述历史采访,引入科技公司协助形成社区智慧管理和智慧停车的方案,邀请媒体共建社区品牌、传播社区建设理念。
经过激烈的评比,3组方案脱颖而出,他们的议题分别是“广场心声”“打造朝阳门新时代文化品牌”和“智造美好”。小组成员获得了朝阳门街道富有特色的纪念礼品与北规院社造团精心准备的社区营造经典读物。同时,社培基金提供的布袋也象征着优秀的方案可能有机会在社培基金的支持下得到真正的实施。
|
|
|
|
主办单位 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朝阳门街道东四南文化精华区治理创新平台、史家胡同博物馆
支持单位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责任规划师专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