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城市漫步|建筑考古:9月下半月各地活动推荐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YzMzEwMQ==&mid=2649517185&idx=1&sn=d5cb379b8c4e700f1317bae6bf759fc1&chksm=88851aa3bff293b59f9fb5fc68fabb0120b33893d41e22af69199b9ced2d176edacc1eda3745&scene=27#wechat_redirect
作者
市政厅
时间
2019-09-16 19:38:27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草木不言,下自成蹊。植物、石块、砖瓦、井盖……它们能作为媒介和工具,去深入社区实践,连接起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吗?
///特别推荐///
主办|你的地方·漫步:
在徐家汇成长
这次行走可以追溯到近10年前,袁璟偶然回到小时候的活动区域,也就是东安路、零陵路转至宛平路这个街区,忽然发现自己的小学、中学已经不存在。小学成了高级住宅区,而中学校舍则划给了南洋模范中学。当她望着这个街区,30年前的记忆图景开始在脑中与眼前的景象重合,曾经生活学习十几年的街区变得陌生,而儿时的生活模式也在如今这个时代不见踪影。
“以史为鉴”,或许我们并不需要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大历史叙事,回望这一代儿时的生活场景,也会对如今的同龄人和青年人有所启发。
张左之的祖辈搬来徐家汇居住已有80多年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他在徐家汇成长生活也有一甲子了。他说,徐家汇可谓是“我的地方”。
他将在市四中学处从袁璟手里“接棒”,通过“徐家汇源”追溯徐家汇的悠久历史;带路至漕溪北路和华山路,感受徐家汇从城乡接合部到城市副中心的巨大变迁;最后在天平路讲述“我的地方”“我的成长”。
我们可以一起再次发现徐家汇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地方刚刚翻过去的一页,并在天平路上一个曾经是幼儿园的花园,共叙对徐家汇消逝了的学校、菜场、绿化带公园等地并不久远的记忆。
欢迎带上你的资料、图片或物件一起。
领路人:
袁璟,80年代生人。从小生活在肇嘉浜路以南,东安路宛平路街区。随后搬迁至上海郊区生活。
张左之,50年代末生人,徐汇“土著”。下过乡,当过工人,后长期供职于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这些年工作之余热衷于了解上海过往的方方面面。
时间:2019年9月22日(周日)下午2:00-5:00
线路概览:零陵路—宛平南路—穿弄堂—天钥桥路—南丹东路—漕溪北路—华山路—昭平路—天平路
场地支持:Mao Space
名额:10人
报名方式:发送题为“徐家汇漫步报名”的邮件至shenjw@thepaper.cn,并注明您的姓名、联系方式、职业/专业/爱好,以及一句话报名理由。如果报名成功,您将收到确认邮件。
广州|农、林之路;
竹、丝之岗——一个关于“社区种植”的研究及实践项目
艺术工作者协同不同领域的人士进入社区,以种植为主题进行研究和实践,在共同工作和探讨中促进社区的活力和能量,使这次展览真正成为一个共同合作的项目结晶。过去五年,项目发起人徐坦持续进行社会研究性的艺术项目《社会植物学》,本次跨学科项目也是对《社会植物学》的进一步探讨。
时间:9月21日-11月25日
地点:扉美术馆(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5号亿达大厦)
详情请关注
扉FEI
微信公众号
///上海·招募///
招募|设计重构家园——当朴门永续遇见社区规划
在这14天中,你将从四叶草堂首个永续基地,中成智谷火车菜园,开始了解朴门。接着,去位于上海郊野的海涛老师的云谷农场和玫瑰姐的玫瑰庄园,了解自然农作城乡互动。然后,去WWF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生境与生态修复。最后回归魔都中心创智农园,以大创智社区为例,从社区绿网规划、到设计并亲手营造一个社区花园,全方位学习与践行“都市的朴门”。
时间:10月1日-14日
详情请关注
四叶草堂
微信公众号
城市考古系列活动
主题一:中区迷宫 — 核心市区最后的“迷宫”
关键字:马德里、马立斯与跑马厅 / 花鸟鱼虫市场的前世今生 / 宪兵队与应公馆 / 中区「迷宫」:顺天村、九福里、祥康里、新中村、道达里、宝塔弄、三德里、懋益里、酱园弄
时间:9月21日14:00-17:00
地点:大沽路/重庆北路(路口)
主题二:风骚大杨浦之杨树浦
关键字:严氏父子与民族机械制造业 / 远东第一大水厂 / 上海唯一的Rugby球场遗址 / 混搭风格的纺三小区 / 英商上海电车公司修理厂
时间:9月28日 15:00-17:00
地点:地铁4号线杨树浦路站4号口
详情请关注
上海城市考古
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映///
侬好,上海!——上海人民的生活变迁(1949—2019)大型图片展。
展出近500幅摄影作品,包括《人民画报》70年来刊载并收藏的记录上海人民不同时期日常生活的珍贵历史照片,和长宁区档案局(馆)珍藏的老照片。展览内容涉及时事、生产、城建、商业、教育、文体及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
时间:8月30日-10月10日
地点:长宁区图书馆三楼(天山路356号)
详情请关注
上海长宁
微信公众号
郭国柱摄影展:
城岭
他常常拍摄那些被遗弃的民宅中所留下的以前居民生活痕迹,关注生活中遗失的完整性以及身份的断裂。这些照片就像褪色的记忆,揭示了被城市化进程所碾压的真实的生活和社会结构,以及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被改变的价值观。
日期:9月7日-10月27日
地址:德玉堂(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99号, L205–206A室)
详情请关注
德玉堂画廊
微信公众号
古建筑木作法展
将展出各类古建筑的构件、木料、技法等,展览地点所在的泗泾古镇也值得一逛。
时间:9月13日-11月30日
地点: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开江中路387号孙宅(安方塔旁)
详情请关注
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中心
微信公众号
老西门时间机器:
失而复得的老照片展览
活动起源于一本被遗弃了的有关虹口的旧相册,以及一罐关于老西门的旧电影底片,它们有幸在正消失的社区废墟中被发现。现在,照片已经修复,底片也已冲印,这是一个充满了过去故事的未知宝库。
时间:9月16日-10月7日
地点:GoEast 杨浦校园(杨浦区政民路194-196号)
详情请关注
HistoricShanghai上海旧踪
微信公众号
PHOTOFAIRS影像艺术博览会·洞见版块
田野工作和台湾绝版影像馆带来的唐景锋作品《唐水,黄土》。田野工作版块中的艺术家们关注、研究历史上曾被忽视或故意忽略的时刻,以评论当前的地缘政治形势。唐景峰则选取湖南、四川、云南、青海、甘肃、黑龙江等地,重走父母辈走过的水路与陆路,个体与族群,私人与公共的辩证法摆荡在照片本身与整体叙述中,也为去殖民的行动做出了图像上的响应。
时间:9月20日-22日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延安中路1000号)
详情请关注
PHOTOFAIRS影像艺术博览会
、
假杂志
微信公众号
///上海·讲·谈 ///
建筑考古的目的:
新知识与遗产保护
主讲人高曼士教授是鲁汶大学建筑学系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和建筑考古, 专攻于中世纪哥特式建筑。
时间:9月16日 10:00-11:30
地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B1会议厅
详情请关注
建筑遗产学刊
微信公众号
摄影、记忆与性别
顾铮、林叶、蔡东东将围绕中国当代摄影发展、时代记忆与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讨论,揭开摄影艺术背后的故事。
时间:9月17日 18:30
地点:狮語画廊(上海武康路376号)
详情请关注
CAF长石艺术基金会
微信公众号
思勉人文讲座
主题一:英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
将概述英国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形象的演进和差异,并分析英国的历史教科书、课程文件、政府政策和考试方式。
时间:9月20日 13:30
主题二:美国的口述历史研究
着重叙述美国的口述历史研究状况;并具体分析口述历史的发展问题,探讨现代口述历史的历史性及口述历史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为口述史研究者和参与者提供参考。
时间:9月20日 15:30
主题三:重新理解二十世纪的历史:领土、国家和人民
我们今天之所以需要反思这个世纪,就在于历史只是走过,一切还都存于现在。
时间:9月23日 14:00
以上讲座均为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详情请关注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当代摄影与城市:
从被遗忘的视角出发
日本艺术家奥诺黛拉·有机关注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摄影作品来揭示个体在城市中的身份认同与生命状态。阿琦·路迷则通过摄影尝试探索城市与科学的关系,追溯城市的历史,探讨城市的本质。讲座由施瀚涛主持。
时间:9月21日 14:00-16:00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多媒体互动室(汶水路210号3号楼)
详情请关注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制造大女主 —— 视觉文化中的新女性形象
分享嘉宾包括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女性主义理论家张念,社会性/别研究学者张念,以及艺术家陶辉和摄影师向振华。
时间:9月21日 19:30
地点:Modern ArtAcademy(建国中路10号2号楼)
详情请关注
誌屋ZiWU
微信公众号
中华文化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先生开讲。
时间:9月22日 14:00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丁香路425号)
详情请关注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微信公众号
古巴唐人专题影像分享会
自2009年起,刘博智持续开展混血华人在古巴影像记录项目,他试图在跨国语境中,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下,从古巴唐人的起居生活和个人故事中,探寻中华文化的印记和符号,海外华人最根本的身份归依——中华文化的身份认同。活动由复旦大学教授顾铮主持,越众历史影像馆执行馆长黄丽平任嘉宾翻译。
时间:9月23日 19:00-21:15
地点:IG映界影像艺术馆(安福路 300号)
详情请关注
IG映界影像艺术馆
微信公众号
上历博城市文化讲坛
|
从朱家角到金泽莲湖村:
视觉文献与口述史田野工作漫谈
尔冬强在做记者时采访过金泽镇莲湖村,对此地留下了深刻印象。2019年,为了更深入的采访,他专门在村里搭建了一个工作室,为莲湖村留下口述历史性访谈。
时间:9月28日 13:30
地点:上海历史博物馆西楼三楼报告厅
详情与预约请关注
上历博上革博
微信公众号
///全国各地///
北京|我爱北京新浪潮
因为《乐队的夏天》,新裤子乐队和其主场彭磊登上了大众媒体的风口浪尖,“新浪潮”是否依然潜流暗涌?“我爱北京新浪潮”希望重拾这一议题,并将在展览期间组织一系列的派对、放映、对谈,以“新浪潮”的名义给中国艺术赋予某种可能。
时间:9月7日-11月30日
地点:星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7东街A05)
详情请关注
星空间StarGallery
微信公众号
北京|塔—迎合多变的艺术:
林舒摄影作品展
摄影师林舒从2017年开始关注于对塔的拍摄。在白塔寺地区展示年代形制各异的古塔,也是一种穿越时空和地域的对话。9月20日。林舒还将进行主题为“从传统艺术到当代摄影”的分享会。
时间:9月10日-11月10日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429号
详情请关注
有术sthHere
微信公众号
北京|生逢灿烂——高原摄影展
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乐坛活跃着一批非常重要摇滚乐手,高原作为亲历者,随身带着相机,以最近的距离记录了那段不可复制的岁月。她的镜头触碰到的是最柔软的人和故事。
时间:9月13日-11月26日
地点:今日美术馆二号馆
详情请关注
今日美术馆
微信公众号
北京|老城未来系列论坛
论坛主题包括北京老城传统风貌去向何方、瞬时与长久:短租在老城分享会、城市更新论坛、大话夜经济。同期在宫门口各区域内,将会展出和白塔寺社区中坝河、泥塑、口述史等主题相关的项目成果。
时间:9月16日-19日
地点:宫门口主会场(近宫门口东岔)
详情请关注
世界建筑
、白塔寺再生计划微信公众号
北京|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
整个二十世纪,可能没有哪一年,像1979年这样,集中爆发如此多的文化艺术事件。冯国东、黄锐、郝敬班、何翔宇、李晓斌、ONS、蒲英玮、于吉、余友涵、张培力、赵刚等40余位/组艺术家应邀参加了展览,一百余件作品和相关文献共同构成了一部以“1979”作为引擎的话语装置。它立足于“1979”,但又不限于这一年的艺术、文化与社会变革,而是与“前1979”“后1979”之间潜伏的多维的连环碰撞(包括“邓丽君,‘泼水节’与‘公开的情书’”“可口可乐,什刹海与郊外湖畔”“‘论绘画的形式美’,‘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等),共同构织一个朝向未来、但依然没有航标的艺术流体。
时间:9月14日-10月20日
地址:博而励画廊(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二号院798艺术区D-06)
详情请关注
博而励画廊
微信公众号
北京|为家乡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
在香港、北京从事金融业多年后,章瑾回到自己的家乡——小城三门,找到一群本地年轻人,合力建起浙江省首家民间公益图书馆——有为图书馆,一个能玩、能沟通、能讲故事的闹腾的图书馆。她和她的伙伴们想用图书馆改变一座城,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也让家长重新认识教育。
时间:9月21日 15:00-17:00
地点:中信书店·侨福芳草地(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9号楼地下二层LG2-05号)
详情请关注活动
豆瓣同城页面
及中信书店微信公众号
武汉|表述情怀:
新中国手表工业展
上世纪50至80年代,全国各地手表厂都推出了独特的品牌,如上海厂生产的上海牌、海鸥牌、宝石花牌;北京厂生产的北京牌;天津厂生产的东风牌等。本次将展出870余块老手表,回望国产机械手表曾经的辉煌岁月。
时间:9月7日-11月6日
地点:武汉博物馆二层交流厅(江汉区青年路373号)
详情请关注
武汉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
重庆|9×9 | 原生 重庆建筑工作室邀请展
独特的地域环境,打造了重庆的建筑因造型、依山就势的特点。移民文化的多样性,极大的丰富了重庆建筑的外形构造和细节装饰。展览邀请9家以重庆为工作基地的设计团队,以建筑作品与重庆对话,从建筑师的天然职责里,去解析这座城。
时间:9月22日-10月23日
地点:金山意库ADC艺术中心三楼三号展厅(重庆市两江新区汇丰路1号)
详情请关注
金山意库
微信公众号
大连|大连文化研学系列活动
主题:重回青泥洼
关键词:劳动公园是西青泥洼旧址/周恩来、熊希龄、顾维钧等曾到访/大连最美的城市花园
时间:9月28日 13:30
详情请关注
海南丢的大连街
微信公众号
嘉善|“渐行渐远的风景”摄影展
嘉善数十位摄影师历时半年走遍嘉善县的各个小集镇,拍摄下上万张图片,从航拍大场景到特写小物件,把记忆中的家乡永远留在我们身边。
时间:9月7日-12月7日
地点:嘉兴市嘉善县左岸美术馆(新西塘越里1号楼)
详情请关注
8号楼摄影艺术沙龙
微信公众号
杭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馆展
四大开馆展分别为中国与世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新获藏品展、“国之光——从《神州国光集》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汉唐奇迹之北朝记忆、汉唐奇迹:中国艺术状物传统的起源与发展。展览期间还将举行多场讲座。
时间:9月8日-(各展览展期不等)
地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西南端)
详情请关注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
宁波|中日建筑交流技艺特展
展出的79件展品中,包含梦幻的木工工具枪刨,平木工具刨、铲、刮,穿剔雕刻工具钻、凿、锥、锉等52件各类木工工具;还有26件模型,包含出檐深远的药师寺东院堂1:2斗拱模型,极具日本本土气息;展现在12世纪左右在日本上层阶级迅速流行的“茶之汤”文化的茶室1:1模型,还有精美工艺窗格模型等。
时间:9月12日-11月11日
地点: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江北区洪塘街道)
详情请关注
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
微信公众号
香港|香港大学建筑学系2019秋季讲座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以“城市与公共空间”为主题,邀请海内外知名建筑师、艺术家与学者到访作公开对话与讲座。讲座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
“城市与公共空间”对话之一
对话嘉宾:陈冠中(作家)、黃宇轩(城市学者、艺术家)
时间:9月20日18:30
“城市与公共空间”对话之二
对话嘉宾:李巨川 (艺术家)、阮庆岳(作家、评论家、建筑师)
时间:9月27日8:30
以上活动地点均为:香港大学纽鲁诗楼419讲厅。
详情请关注
香港大学
官网
(如果你也想推荐自己所在城市的漫步、讲座、展览或活动主办方,欢迎致邮shenjw@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