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街头的“机车”,市民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文|孙不熟
昨天写了一篇《致深圳:轻点,你的市民疼》,后台有不少读者说他们不“疼”,非常支持交警查收快递小哥的电动车。这个现象让我吃惊,我们社会的分裂居然有这么大。为了把我的观点阐述清楚,我虚构了一个倒霉蛋张三,并和他展开了一场针尖对麦芒的对话。
1
张三:我认为两轮车、三轮车就应该全部禁止。他们不遵守交通规则,神出鬼没,作为一个开四轮的,我经常被他们惊吓到。
孙不熟:四轮车也经常把行人吓到,要不要把四轮车也禁掉?
张三:是个比例问题,两轮和三轮的违规比例远高于四轮。
孙不熟:那就把他们当四轮车一样处罚啊,甚至可以罚得更重,都没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禁止,而是处罚。路权是天赋人权,错了你可以罚,但不能因为人家比你少个轮子就直接剥夺其路权。
另外,在很多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两轮车、三轮车与四轮车是可以和谐相处的,他们也能做到温良恭俭让,千万不要对车主的轮子数量带有偏见。
张三:根本上是个素质问题,国内开两轮和三轮的素质太低,靠罚是没用的。
孙不熟:你把四轮车的牌照和违章扣分制取消,看看他们的素质能高到哪里去?素质都是制度给逼出来的,跟你的车有几个轮子有毛关系。
2
张三:不扯素质了,这是个法律问题。按有关规定,机动车道,本来就不让走非机动车辆的。
孙不熟:你说的是法制,不是法治。一个不能保障所有公民平等路权的东西,只能叫法制,不能叫法治。
说通俗一点,这是政府的规划失职,为什么市政道路只有机动车道,没有规划摩托车与电动车道?同样是纳税人,为什么不能享受同等的道路使用权?
张三:等等,开两轮和开三轮的有纳过税?
孙不熟:快递小哥会抽烟,香烟里有消费税;闲来无事去唱K,这里面有营业税;偶尔会撸管,得买卫生纸,顺道还给国家贡献一点增值税……朋友,你怎么可以黑心到说人家没纳税?
张三:那也忒少了点,跟我们开四轮的没法比。
孙不熟:没问题啊,你们纳税多,可以占三条车道,旁边还可以种花养草放裸模都ok,人家纳税少,能不能给二分之一条车道?

台北街头的机车,看上去比四轮车还多
3
张三:以他们的素质,不会接受这种安排的。
孙不熟:你给不给是一回事,人家接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打个比方,如果政府推行摩托车、电动车牌照制,纳入违章扣分制,但仍然有很多人不愿意去注册,我也坚决支持打击。
张三:国家也没有说完全不给,上牌的摩托车、符合国家规定的电动车还是可以上路的。
孙不熟:朋友,摩托车不是国家在禁,是地方在禁,很多城市实际上已经不发牌照了。另外,按照电动车现在的国标(40公斤以下、20公里时速以内),马路上80%的电动车都是违规的,这种国标是不是应该早就扔进历史垃圾堆了?
张三:以我的开车经验,我觉得马路上的摩托车与电动车真的很危险,不让他们上路,是为他们的安全着想,真的。
孙不熟:快速路与高速公路肯定不可以,但是限速在30公里以内的市政道路为什么不可以?真为他们的安全着想,可以划分专用车道啊。
你们四轮车车主都知道呼吁政府禁止泥头车上路,三轮车车主就不能呼吁政府给他们划一个小小的专用车道?
张三:您就别装外宾了,在我国这种情况,划分专用车道、给所有电动车、摩托车发牌是很难操作滴,比如它们连正规发牌都没有,再比如交警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这里面的难处是很多的,你们知识分子不懂。
孙不熟:没问题的,政府如果做不到,可以承认自己无能,我们可以理解,毕竟是在中国嘛,凡事不能太理想主义。但你至少应该谦卑一点吧,不能一方面知道自己无能,一方面还装逼耍酷。
路上抓到快递小哥时,能不能别那么粗暴,说话礼貌点:哥,我们无能,不能给你们路权,只能没收车辆,请你们配合我们的工作,顺道给好评哦。
我其实并不想说开摩托车的、开电动车的生活困难啊这些,开四轮的可以说他们没本事、买不起轿车,这都没问题,但你不能直接否定人家的路权。政府出于现实情况的限制,做不到,也没问题,但你至少得有个谦卑的姿态吧?
4
张三:你这要求太高了,脱离中国国情。
孙不熟:等等,我怎么越来越觉得你像是政府来的人?
张三:不带这样骂人的哦,我是站在一个四轮车车主的角度说话的。
孙不熟:如果人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公共话题哪里还有客观公正可言?
如果我是行人,我希望禁止一切机动车辆,因为这些铁皮怪物又吵又臭又危险;如果我是开三轮的,我希望禁止四轮车,因为你们丫居然比我多了一个轮子;如果我是开四轮的,我希望禁止一切行人和两轮车、三轮车,你们这些穷逼,没钱买车就不要挡道。
每个人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互骂傻逼,有意思吗?
5
张三:反正我就是看那些开三轮的不爽,我就不能骂一骂?
孙不熟:一个文明社会,应该有一个所谓“政治正确”的底线。比如,你们四轮车车主一般都十分向往的灯塔国,白人看不起黑人、异性恋看不起同性恋,敢大声讲出來吗?
所以,开四轮的哪怕从心眼里再看不起开三轮的,也不应该在公开场合讲出来,甚至还应该为后者的权利鼓与呼,这应该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有的默契。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伪善。
当然,最重要的是,无论你的车有几个轮子,都是p民一个,不应该唇亡齿寒、冷暖共知吗?

摩托车(台湾称“机车”)被公认是台北一景。统计显示,在台北登记的汽车有73万辆,而“机车”共有104万辆。台北在册人口260万,平均每2.5人就有一辆“机车”。台北人爱骑“机车”,上下班、购物、业务使用、接送小孩……
尽管台北大街小巷到处是“机车”,但由于驾驶人遵守交通规则,因此台北的道路基本不出现交通堵塞现象。台湾一位专家分析说:“台湾地小人多,如果大家都开汽车,可能难以容纳;而‘机车’占地面积小,在市区的速度又不低于汽车,既方便又经济”。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相关阅读(后台回复数字阅读):
致深圳:轻点,你的市民疼(88)
让我们来唱衰一下上海(回复78)
广州还欠你们一个“高房价”(81)
27个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排行榜(86)
从国务院对城市总规的批复,看中国城市的真实地位(83)
主要城市财力排行榜,广州为什么那么穷?(87)
盘点中国城市,哪些在崛起、哪些在衰落?(回复75)
江浙沪粤,谁是中国电影第一票仓?(77)
更多城市话题轻到后台回复“目录”二字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