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北京老城,
就是在阅读一本朝代更迭的历史书;
所到之处,回眸间,
亦可寻味京华烟云;
这里有五朝古都辽金元明清史,
三千年风云变幻京城志
是历代皇家市井的栖息地,
传统文化精粹的遗存区。
点击图片进入北京老城保护数字化平台,PC端浏览>>>
版权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有.
如今,让身边的文化遗产触手可及,
可感知、可交互,
正是我们建设老城保护平台的初衷与使命。
任何一个老城都存在两面,
一面是从历史走来的厚重感,
一面是迎接现代生活方式的年轻态,
以无形的数字网络作为界线,
打破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
线下的文化遗存与线上数字化资源实现孪生——
文化线路互动地图带你一起探寻北京秘境;
街道体检平台邀你共享数字化的“望闻问切”体验;
重新发现你眼中的魅力北京!
“老城文化生态+”:传统文化核心的数字化传播
以文化为核心,以大众需求为导向,
以线串点,以点带面,
逐渐形成系统化的资源配置格局
在互动参与中,寻找文化的真相
文化散点到文化线:
以线串珠,通过文化主题资源的设定,我们与北京九大高校参与“认领你的街道”工作营的师生共同精心设计出了首批北京老城10条文化精品线路,在每一处留存着老城文化印迹的街巷里,我们同历史相遇。
点击图片进入文化线路互动地图,PC端浏览>>>
插画版与地图版随意切换
文化散点到文化面:
以北京老城范围内的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博物馆等两千余个文化资源点作为底层数据源,通过可达性工具,在选定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和文化空间点类型的同时,平台将自动生成条件范围内可达的文化空间点,让文化漫游变得更便捷。
从老城文化的大众化传播路径到专业资源共享
通过“认领你的街道”工作营众筹活动收获的创意视频成果,体现了众多师生关爱老城的情怀,将会辅助你更好地了解这十条文化线路上的人和事,理解每一个空间背后的温情。
全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图文档,凝聚着以中规院名城所团队为主的专业人士为名城保护事业所付出的心血,为大众提供了从专业角度看老城复兴的视角。
采用地图交互、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进行评估
以期助力老城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
点击图片进入北新桥街道体检平台,PC端浏览>>>
经中规院信息中心(创新中心)与中规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通力合作建设的北新桥街道体检平台,以东城区北新桥街道作为监测评估对象,辅以清晰简明的可视化手段针对人口、公共空间资源、基础公服设施、文化资源、街区活力、产业发展等进行评估。
可达性工具应用
从医疗、教育机构到交通站点、便民商场,从安全设施到文化空间,可达性工具辅助你以最快的速度检索出等时圈内的公共服务实施,成为你的智能便捷助手。
目前,北京老城保护数字化平台一期工程中的两个子模块已正式上线,东城区体检平台(公众版)也正在开发建设中,后续还将增加更多交互功能,我们仍在努力,希望通过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公共文化平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品和供给模式创新,并希望借助各个专业机构的力量,进一步发挥资源整合、线上/下平台的科技引导、文化引擎作用,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与老城跨界共生。
本平台将在本届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区域的两块展览场地亮相:
展览场地一
“溯水寻城 古都新韵”展览*学术对话
展览场地二
趣看北京老城
带你换个姿势看北京老城,
通过触摸一体机带给你更直观的体验,
期待与你一起开启这场数字文化之旅!
一水儿的女汉纸,来自中规院信息中心(创新中心)的娘子军:
郭磊、马琰、张晓瑄、余加丽、史英静、范立婧、马菲、张园、张暄梓
感谢徐辉、翟健、石亚男等从领导到资深同仁亲友团的无私支持;
感谢中规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中规院名城所提供数据&资源的给力支持;
感谢北京无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中科智慧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伙伴儿们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