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效直通、对接协作的产业平台,融入“湾区生产网”,打造湾区西岸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是预留高铁、城际轨道通道,促进与湾区核心地区的快速直连直通预留三条直通湾区重点地区的高铁城际线位。
二是做好与跨海通道、机场、港口的 高快速路衔接,建立高效便捷的 集疏运网络。
三是建设“珠海-佛山-中山-江门”先进制造业协作区,做大做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
四是建设“珠海-深圳-香港-澳门-广州”战略 性新兴产业协作区,提升发展以智能制造 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
五是建设“珠海-香港-澳门”现代 服务业协作区,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制度。



珠海与周边城市产业协作示意图
做好与跨海通道、机场、港口的 高快速路衔接,建立高效便捷的集疏运网络
一是建立面向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提升公共服务区域影响力,如将鹤州南打造为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在横琴建立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港澳居民生活示范区。
二是完善口岸地区、城际轨道站点交通换乘接 驳系统,便捷内外交通联系。
三是预留对澳门供应设施通道与接口,强化基础设施保障。
四是与港澳共建“一程多站”世界著名旅游休闲目的地。


面向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和珠港澳旅游协同发展重点示意图
携手流域城市开展环境治理,融入“湾区生态网”,打造区域共建共享的生态休闲空间
一是加强西岸区域生态支撑系统建设,维护区 域生态安全格局。共同保护珠中江生态绿核,共建区域生态廊道。
二是协同谋划珠澳、珠中江等跨界绿道,形成互联互通的绿色开敞空间网络。推动珠海绿道网与澳门绿道系统相衔接以及珠中江三市共同完善西江流域绿道网建设。
三是共同推进水岸公园建设,构建区域共享的滨水游憩活动空间体系。结合城市滨水生态和开敞地资源,携手打造珠中江水岸公园带。
四是联合中山、江门、港澳等上下游城市,推进环境共治。如联合治理跨境河涌污染,加强区域水环境管理;开展大气环境的联防联治,优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合作开展邻近海域污染控制,改善海域环境质量。


珠海与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协作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