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哈维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0-1-1
全文共3186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大家好,欢迎收听规划FM。
本期规划FM来自规划设计五所黄德伟分享的好书——《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
智能手机和4G技术的应用将我们带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娱乐、移动支付和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都离不开4G技术的支持。未来,5G移动互联网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一定会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更惊人的变化。
另外,近年是规划变革之年,千年大计雄安新区规划公布、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这些都昭示着我们的城市将迎来巨大的变化。这些变革性力量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回顾历史往往能为我们开拓思路。在此背景下,把大卫· 哈维先生的著作《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推荐给大家。
《巴黎城记》称得上是一部城市发展历史的鸿篇巨著。一面是素材宏大、逻辑精妙,一面是立场鲜明、叙述激昂。大卫·哈维说,“我将尽可能地重建第二帝国巴黎的形成过程,以及资本与现代性如何在特定的地点与时间结合在一起,还有社会关系与政治想象又是如何通过这样的结合而被启动”。
作者大卫·哈维是剑桥大学博士,现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和伦敦经济学院,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批判性知识分子,是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除《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外,他还出版了《社会正义与城市》等数十部著作。《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中他将政治经济学和空间相结合作为文章切入点,深入剖析19世纪中后期奥斯曼的巴黎大改造前后,巴黎经济、社会和城市空间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本书共划分为三个部分:序幕,表述:巴黎1830—1848;变革,物质化:巴黎1848—1870;未来,尾声。
撰稿 | 规划设计五所 黄德伟
一
序幕,表述:巴黎1830—1848
1830年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统治,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以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为领导阶级的七月王朝。短短18年后,法国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二月革命 ,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第二共和国。
在这动荡的年代,作者通过巴尔扎克的文字洞悉动荡中的巴黎,揭示期间巴黎社会的阶级矛盾,详细分析了各阶级的生活及其生活的城市空间。文中提出金钱流动是巴黎城市运作的核心,有效的利益分层分配使资产阶级总能获取绝大部分的利益。
巴黎是崇尚拜物教的阶级式、生活分异、金钱至上的世界。巴黎以首都的魅力,吸引着外省的人到来,他们希望能跃升至上层社会,过上首都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但大部分人是不能如愿的。大部分社会人口是无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等社会底层阶级,他们生活困苦,再努力工作也只能满足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作者通过分析大量文学作品和艺术家的画作来展示其中的悲惨景象。
巴黎的阶层分层在城市空间中是有具像映射的,如同他们所处的阶级一样,工人阶级总是生活在肮脏的街道,资产阶级的街道则高贵而体面。巴尔扎克希望废止空间破除障碍,他想成为巴黎的主人,深入体验巴黎,在巴黎的内部与外部流动,让一切互通,将世界变小,让空间变得更具流动性。
在此背景下,巴黎社会再一次发生了革命,在这个以金钱流通为核心的巴黎,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社会共和国和保护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君主制均未能成功,而是最终走向了第二帝国模式。这是一种现代性混合的模式,她是专制独裁的,也是尊重私有财产和市场的,是拉拢民心的政权。
除了社会的变革,工程技术界也对巴黎这座城市提出了很多具有现代性的改造设想,比如通过清除有害住宅和建设公园对巴黎的公共卫生进行变革,建造铁路系统使得巴黎成为中心辐射全国等。
二
变革,物质化:巴黎1848—1870
1831年至1846年间巴黎的人口快速增长,旧巴黎城市空间的局限,使得这座城市逐渐变得拥挤。哈维将产生这种衍生问题的原因形象比喻为巴黎的双重紧身衣,一是外省涌入巴黎的难民潮,二是过度投机导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者结合使得巴黎失去秩序。
当时的社会背景要求第二帝国重塑社会秩序,让资本重新流动,并且平衡阶级利益。拿破仑选择将巴黎交到胸怀野心的奥斯曼手中,建设新巴黎,断绝与过去的连续,体现新帝国的政治面貌。奥斯曼依托拿破仑的政治授权,提出了巴黎大改造计划,囊括彰显政治的纪念性空间、让工业与工人阶级迁出巴黎城区、扩大道路系统和铁路系统、公园计划、现代商业系统和上下水系统重建等内容。
大卫哈维分析认为,巴黎大改造使得法国形成以巴黎为核心的一体化的组织关系,通讯系统、道路、河运港口和铁路网的建设,使得商品与人在法国流通顺畅,将整个法国联为一体。
金钱、信贷与金融是奥斯曼大改造的实施保障,奥斯曼创造了政府信贷体系,让政府有足够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信贷制度让房地产改造得以进行,消费信贷扩大了工人阶级的消费。金融系统让巴黎社会上下组织成整体,金钱得以流动,社会生产关系得以组织。
工业外移推动部分工人阶级的外移,城内空间得以释放并更新,巴黎城市内外空间规模得以扩大。空间的再生产带动了资本流通,让资本得以再生产。资本的再生产同时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这有效扩大了就业市场,新的资产阶级诞生,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获得就业,甚至带动妇女就业。妇女也加入资本流通环节,商品流通以妇女消费为核心带动家庭消费,女性地位得以改变。
新拓的道路系统、下水道系统、铁路系统、华美的纪念装饰性大街、美丽的城市公园、新建的房屋和新的购物中心交易市场,这些创造性的“破坏”,让巴黎具有现代性空间。
宽阔的大道、公园空间、广场和纪念性建筑,这些让巴黎看起来与过去割裂且完全不同,但是本质而言依旧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依旧是分层的,居住空间是分异的,消费是分层的,占据绝大部分的社会底层生活有了改善但依旧艰苦。利益的不同也让各阶级组成共同体,而居住空间的分异交错又让不同阶级组成了共同体,这些影响了巴黎后续的阶级革命组织。
读完文章的第二部分,你应该或多或少联想到相似的场景正在身边或其他城市呈现着,这种创造性的“破坏”,现代性的发展。
三
未来,尾声:转动城市变迁的齿轮
新员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