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顶村鸟瞰手绘图 图|杨波自绘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在古老的中原大地,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隐藏着一位翩翩君子——方顶村。初识方顶村于书海之中,高低起伏的山丘、阡陌纵横的乡间小路、古朴的建筑和淳朴的笑脸,无一不让人对这座云深之处的村落产生兴趣。
中意于书中那块山丘璞玉,我们一行人走进了方顶村。初次接触之后,“乘兴而去,失望而归”是我们的共同体验。原本应为世外桃源的方顶村已然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变得千疮百孔。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原因,更多的人由乡村进入城市谋求生存,乡村逐渐出现凋敝的现象,许多房屋年久失修,逐渐坍塌;另一方面原本古朴的村庄不太“适应”现代社会,村民开始推倒重建自己的房屋。整个村落人烟稀少,不复往日。
▲ 凋敝的方式宗祠 图|郑州大学10级城规方顶生产队 摄
▲ 人烟稀少的方顶村 图|郑州大学10级城规方顶生产队 摄
方顶村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乡土村落景观、历史街巷和历史建筑三个方面。
历史街巷空间主要有四类功能,包括交通防御功能,来往经商功能,精神文化、教育相关的功能,与传统农耕社会生产相关的功能。交通防御作用的空间,包括鱼骨状的街巷空间、古寨门、寨墙、古地道和擂鼓台,反映了方顶村历史战乱的环境背景,依据现有资料推断,寨墙和寨门主要沿地形陡坡边缘修筑,村落整体位于地势较高处,墙外为悬崖或河流等地势较低处,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形势。
▲ 方顶村交通防御空间分析图 图|作者自绘
▲ 方顶村经商空间分析图 图|作者自绘
与精神文化、教育相关的空间,包括庙宇、方氏宗祠、坟地、私塾、戒赌碑等空间,人们会在此处进行祭拜、祈福、教育,这些空间反映了人们对于自我精神领域的追求,包括崇拜鬼神的信仰,宗族团结的需要,教育求知的需求等。方顶村作为方氏族人迁居而来兴起的村落,空间形态与家族姓氏结构具有密切的关系。
▲ 方顶村精神文化空间分析图 图|作者自绘
▲ 方顶村世俗文化空间分析图 图|作者自绘
历史建筑方面,方顶村原有乡土建筑遗产200余处,民居500余间,建筑年代以明清至民国时期民居建筑遗存为主。建筑形式丰富,有中国传统的坡屋顶形式,也有黄土高原特有的窑洞形式,其院落空间按平面形制分为三合院和四合院,主要功能类型为民居、宗祠、私塾、戏台、客栈、庙宇等。建筑多为硬山房,建筑的墀头、门楣、墙角等许多部位都遍施各类砖雕、木雕及石刻,内容多以祈福、添寿等为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相较于平原地区,方顶村狭长的院落空间,与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受礼制的约束和传统文化的束缚。院落空间承载了居住、庙宇、祠堂等的功能性活动,背后反映了因地制宜,传统礼制等精神文化。
▲ 方顶村院落空间测绘图 图|作者自绘
此地独特的自然地形与人文环境,造就了村中数名匠人,他们或精于掏打窑洞,或专于养蚕织丝,这些传统手艺赋予了方顶独特的人文内涵。“秀才不值半升米,举人能顶两石麦”“翰林终生未入仕,只缘误作不孝子”“东阶楷草闻名八方,同窗八旬自愧不如”这些老人口中津津乐道的故事也总能吸引到你,上坟会、点社火、绑灯山、关帝庙前看大戏等一系列节庆活动也使文化得以传承。
当细翻了历史典籍,聆听过老人们的讲述,再次踏足这一方天地时,似乎整个时空都变了模样,夕阳流水、老街客栈、商贩来往、宗祠议事、庙会唱戏、读书教育、坟会……一幕幕历史情境都重新浮现在眼前。对比过往的繁华,眼前的荒草丛生让人心生悲凉,因此传承历史,延续方顶村精神文化的根脉,让其重获生机成为当务之急。
对于方顶村的保护,应该以传承延续其精神文化内涵为思路,充分发掘历史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进而提出相关的保护策略,使方顶村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自然景观方面,延续其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共生关系,采取“控制-梳理-融合”的策略,将周边大范围山体、水体纳入控制用地范围,保护整体的环境风貌,防止人为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人文景观方面,保护农田与周边环境的乡土景观,梳理“村野交融”的整体村落格局,同时要考虑方顶村未来的发展,不应该局限于保护传承,更应该注重历史文化名村的“活化”,以发展促进保护。结合方顶村特色,应种植乡土植物、乡土农作物,积极引入现代观光农业,使方顶村不仅能够彰显传统自然和谐的村落景观格局,也能带动方顶村的经济发展,使其更适应现代发展。
▲ 方顶村乡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示意图 图|作者自绘
延续农耕文化,保护周边农田,同时积极引入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发挥其经济、景观等多重价值;保护与传统农耕文化相关联的要素,对古井、古树、石碾进行保护,同时在不影响环境风貌的情况下,采用乡土材料、乡土植物对周边空间进行重新塑造,满足现代休憩、交流的功能。
▲ 方顶村空间改造示意图 图|杨波、赵宇昂 绘
再现古代商业文化,对古商道进行整治提升,两侧建筑功能可以置换为现代商业功能,商业以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文化产业、传统小吃、纪念品等功能为主,同时可设置部分临时售卖摊位,增强街道活力。
为保护村落的合院文化及窑洞文化,一方面对方顶村现有建筑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即保护、改造或拆除,通过评估方顶村建筑的价值,采取不同的手段。另一方面,对于窑洞及不同层次院落空间起重要作用的地形进行保护,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坏,也要防止人为取土等人为破坏因素。同时,针对方顶村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结合其自然地形,采用生态处理的手法,增加现代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同时也对乡村生态系统循环具有积极意义。
传承民俗文化,再现历史情境
历史文化名村不同于一般性的村落,具有重大的价值,能够反映地方和民族特色,保护其物质空间与村落背后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方顶村于2014年开始,不断进行保护与整治,“蓬门今始为君开”,期待未来这位600多岁的“君子”能够重现光辉,让人们一睹其风采。
现在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给咱们“”加星标就好啦
只需要5秒钟哟~
关注我们,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