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① 新闻管理
添加新闻
② 政策管理
添加政策
③ 法定规划
添加国空规划
③ 规划PDF附件
添加规划PDF附件
③ 规划图纸
添加规划图纸
④ 资料管理
添加资料
开通用户权限
⑥ AIGC课程学员
添加学员
MJ账号分组
2-AI图库管理
添加图库
3-AI新闻网站
添加信息
4-AI模型管理
添加模型
精准搜索
添加精准
知识库
添加知识库
规划问答
添加信息
小匠QQ微信群宣传
添加推荐
数据网址
添加网站
微信文章管理
课件系统
添加视频
一周热点整理
[ 常用工具 ]
格式化工具
段落合并工具
飞书
金数据
生成封面图
当前:新闻编辑 |
格式化工具
|
查看本文
标题
十字街头|凉席与羊毛衫
分类
(编号:1116)
国土空间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区域发展
专项规划
资料下载
规划头条
政策规范
规划直播
其他
新闻
好物
观点
城市
政策
设计
社区
建筑
环境
产业
旅游
交通
读书
优选
榜单
空间规划
区域
文化
村镇
智慧
会议
公众参与
微文
摩天楼
地标
航拍
规划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YzMzEwMQ==&mid=2649517111&idx=3&sn=22e1d0f2dc922e70d7ef95d9d5ce14b2&chksm=88851a15bff2930307d99ff13707886700d60f06f8afdfe6ee39bb0c54d0096d7bc3185145f8&scene=27#wechat_redirect
作者
市政厅
时间
2019-08-30 15:04:04
政策
省
市
年
月
直播
主办:
协办:
时间:
会议室:
直播链接:
h1
/h1
h2
/h2
strong
/strong
中环的农民别墅周边是一圈庄严的围墙。只有西南侧留了18间不大的门面,每3间连成一个小单元,6个单元彼此相隔不远。这10年来,各种生意兴衰,都在这几个小单元上有所反映。
最稳定的生意有三桩,分别是香烟、彩票和水果。
香烟店和彩票店分享一个单元。两家水果店各占一个单元,三间门面打通,陈列着几乎一样的水果。在面对面的竞争中,这两家水果店不分胜败,而且这些年都在附近开了分店。它们没有忠实的顾客。周围的居民已经习惯轮流在两家买水果,好像这样就能进一步促进竞争,防止水果店形成价格联盟。
一家盗版碟店以前占据了两个门面,和卖童装的小店自成一个单元。碟店老板娘大概40岁左右,对常客口味的了解达到了极其细分的程度,知道谁喜欢文艺片但偏向法国类型,谁是日本动画的真正买家,谁喜欢电视剧但只限于英剧,而美剧的爱好者同时热爱动作片,和另一位热衷香港动作片的爱好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品味。
虽然不算精通影史,但她对电影DVD的版本绝对内行,有时还会故意卖个破绽,神秘兮兮地塞一张包装和海报都很粗糙的港产三级片给我,并且亲切地说,这张是赠品。
这种对爱好各不相同的用户一视同仁的风格,本来能让她的生意基业长青,可惜的是,即使只是一个轻度消费者,近年来也能感受到,这门生意已经过时了。先是欧洲电影消失了,然后是日本电影。最近一两年来,装文艺片的纸盒子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鬼片。托她找片子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后来她就把这些事给忘了。
有一年,她分了一间门面给人卖椒麻紫藤鸡。有些顾客竟然就以不喜欢椒麻味为由,减少了上门次数。
去年,这个单元重新翻新,也打通了三间门面,卖起临近过期的进口食品来。店里还留了一小块地方做美甲。盗版碟的架子还在。现在连老板娘自己也不大来店里了。
一家苏州面馆在最西头,正对着十字路口,也占了三间门面。这家面馆本来不卖酒,后来开始卖酒,还做夜宵,半夜就能听到酒后嚎叫声,周围居民举报过几次。每次举报完,警车就闪着警灯找上门来,但那些喝得哇哇哭的年轻人也没什么起色。
前些年,面馆装修过一次,分了半间门面卖奶茶,再后来,剩下的店面盘给了一家房产中介,连奶茶店也改成了卖小吃,主要客户就是隔壁西装革履的中介师傅。
剩下三间连在一起的门面从来没有合并过。一家羊毛衫店在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流砥柱”这个词,在这里是物理意义上的,也可以说是地缘意义上的。羊毛衫店位于三面门面正中,两边的业主跟走马灯一样,有时不到一年就要换人。靠西边那间门面换成烤鸭店后,这几年总算稳定下来。东边这间还是不停地换人。不管是卖衣服、卖炒货、卖小吃,还是卖日用品、卖红薯、卖棒冰,都卖不长久。
羊毛衫店也不是没有变化。不知从哪一年开始,这里从全年营业,变成了半年营业。夏天就租给一对小夫妻卖凉席。
每年到5月中下旬,羊毛和羊毛衫样品都清空了。小夫妻俩用一辆小厢式货车,运了许多凉席过来。接下来的3个月里,他们就整天在小店里,剪裁、缝纫。男的骑一辆小电瓶车,进进出出,给附近的顾客送货。一个小姑娘从店里玩到店外。
过了些年,小姑娘长大了。忽然有一年,夫妻俩带来一个小婴儿。原来,小姑娘当姐姐了。
到了晚上,凉席店里把凉席和缝纫机都腾到墙角下,中间的地面打扫干净,铺上了凉席。空调开了,电扇也开了,卷帘门下了一半,夫妻俩坐在凉席上,哄孩子睡觉。
今年天气热,凉席店的生意比往年忙一些。小姐妹俩暑假来上海和父母团聚,扎着一样的马尾巴,个子比去年都长高了很多。
到了八月,店门口就挂上一个扩音器,说“凉席打折,最后几天”。声音好像还是前几年录的,感觉比小夫妻俩现在的声音要年轻。
处暑一过,他们就开始收拾东西。男的先把孩子送回老家,再回头来给凉席打包。
某一天早上,这间店又恢复到了5月他们来之前的样子。空空荡荡的,卷帘门收起来了,但对开的玻璃门还锁着,每边门上贴着三个微软黑体的大红字。
(作者系摄影师,现居上海)